【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各國爭相啟動調高最低稅負,台灣也要跟上!財政部30日表示,已著手評估是否在1年內調整國內企業基本稅額徵收率,由現行12%調高至15%;此外,為避免中小企業稅賦負擔過重,也在思考以合併營收達7.5億歐元(約新台幣260億元)為門檻,採行差別稅率。
稅率調整免修法
財政部官員指出,台灣營利事業所得稅的名目稅率達20%,但在諸多租稅優惠齊發之下,近年國內企業的平均有效稅率僅約13%至14%;再者,台灣現行的營利事業基本稅額徵收率也只有12%,將不足以因應來勢洶洶的全球最低稅負制。
該官員表示,先前已有台灣科學園區業者建議政府,應適時提高國內營利事業基本稅額徵收率至15%,以接軌國際。財政部內部已著手評估,台灣朝1年內調整營利事業基本稅額徵收率方向進行,由目前的12%調高至15%;官員表示,稅率調整須報行政院核定,但免修法。
財政部官員指出,若能適度調高企業基本稅額徵收率,跨國企業在台灣的有效稅率可提升,有助達成全球最低稅負制要求,避免課稅權旁落他國。
中小企業還是12%
根據OECD規定,合併收入達7.5億歐元的跨國企業集團須強制適用全球最低稅負制,也就是說,合併營收達新台幣200多億元的企業將受影響,初估台灣約有100多家廠商。
財政部官員說,一旦國內確定要調高企業基本稅額徵收率,為避免中小企業稅負過大,政府會考慮按企業規模採行差別稅率,政策評估上會非常嚴謹。換言之,合併營收7.5億歐元以下的企業,有望維持現行12%稅率;7.5億歐元以上企業,將適用15%稅率。
針對企業因應之道,財政部官員指出,布局時應基於合理商業理由,而不是純粹為了節稅,若設立太多層投資架構,在全球反避稅浪潮下,過往的「三明治」玩法將不再適用,建議台商及早重新檢視全球營運布局、交易安排等,投資架構愈直接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