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個人都有情緒低潮、感覺快被淹沒的心理困境。情緒低落時,你一邊苛責自己不夠好、愛拖延、沒效率,一邊放任環境雜亂不堪,怎樣都提不起勁來整頓一番?
當你心情起伏或罹患心理疾病時,你會因為生活中那些沒能完成的事務,
或提不起勁去做些什麼的癱軟心情而自責,這些暗黑情緒會在心中盤旋,反過來造成內心更大的壓力。
誰需要這本書?解救自己從低潮中脫困!
需要這本書來拯救你脫離「自我批評,然後更加低潮」的惡性循環!
直擊心靈創傷x清理生活環境
讓人從喘不過氣的日常慣例和待辦事項中解脫,
擁抱令人安心的善意、愛和歸屬感。
道德與你性格的好壞以及是否做出正確抉擇有關。許多決定都是道德決定,但定期清潔汽車並不包含其中。
你可以是一個能正常生活、非常成功、快樂、善良、慷慨的大人,但卻不太懂得及時清洗碗盤或擁有一個井井有條的家。你與日常照顧的關係──無論你是愛乾淨、骯髒、凌亂、整潔、會整理或不會整理──與你夠不夠好完全沒有關係。
不帶道德評判
當你將日常照顧工作視為具有道德意涵時,促使你完成它們的動機往往是羞愧。當一切就緒時,你不會覺得自己很失敗;但當環境凌亂或不整潔時,你就會這麼覺得。
如果你是在羞恥感的驅使下完成日常照顧工作,那麼,你可能也會在羞恥感中放鬆──因為日常照顧工作永無止境,你會將休息視為給好男孩和好女孩的獎勵。所以,如果你真的讓自己坐下來休息,你會想的是,「我不應該這麼放鬆。還有更多事情要做。」
這是一種非常痛苦的生活方式,它影響你的整個生活:你的心理健康、你的人際關係、你的友誼、你的工作或學校生活、你的身體健康。當你在想「如果早知道……」,你就不可能讓他人的善意和肯定進入你心裡。但事情不一定要這樣。事實上,我要告訴你一個好消息。
日常照顧工作在道德上是中立的。你做得好或壞,與你是不是一個好人、好父母、好男人、好女人、好配偶、好朋友無關,真的無關。你不會因為跟不上髒衣服堆積的速度就是一個失敗者──洗衣服在道德上是中立的。
善待未來的你
我丈夫邁克爾和我會在週末輪流早起帶孩子,這樣另一方就可以多睡一會。清潔廚房是我們合作的任務之一,而身邊的人都知道我每隔幾天才會清理一次。然而,在輪到邁克爾早起的前一天晚上,我發現自己會花時間清理廚房流理台、洗碗和倒垃圾,這樣他就可以輕鬆地為女孩們準備早餐,並在早上照顧她們。邁克爾從沒要求過或期待過我這樣做;這只是我為了讓他的生活更輕鬆而做的事情。
我通常不會為自己想得那麼遠,所以常會在早上七點還得手洗放了一整天的奶瓶,而我的孩子們在一旁因為口渴而嚎啕大哭。這樣開始新的一天壓力很大,我想我不希望他經歷這些。有一天,我腦袋突然靈光一現:「我應該得到同樣的善意。在我照顧孩子的那些早晨,我也應該擁有一個實用的空間。」我可以將夜間準備視為對早晨的一種善意,這改變了我與日常照顧工作的整個關係。
對自己好一點
下次當你試圖說服自己去完成一項日常照顧工作時,用「如果我現在起床做______,將是對未來的我的一種善意。這項任務將幫助我在之後體驗到舒適、方便和快樂」,來取代這樣的聲音:「呃,我真的得起床清理我的房子,因為它真的是一團亂。」
這不是一個駭客任務,真的。這不是一個保證你一定會起床的公式。有時即使改變了自我對話的內容,你也不見得起得來。但你知道嗎?當你對自己嚴苛時,你也沒有起床,所以至少你可以對自己好一點。沒有人可以靠著羞辱自己來改善心理健康。
給所有拒絕自助的人
近藤麻理惠說,要把你的內衣疊成三折;海軍上將信誓旦旦地宣稱,整理床鋪將會改變你的人生;瑞秋.霍利斯(Rachel Hollis)認為成功的關鍵是洗臉和相信自己。膠囊衣櫥!彩虹色的收納法!子彈筆記!我們試過多少辦法?我們又堅持住多少?如果你和我一樣,答案可能是「沒有」。
成功不取決意志力
我已經談到了羞恥感在最初激勵我們、但最終使我們失去動力所起的作用。但關於這點還有更多值得一提。任何需要高度意志力的任務或習慣,都會隨著時間推移,耗盡你運用這種能量的能力。事實上,人類只能在短時間內付出高度的努力。作為一個處於成癮狀態並努力康復的人來說,我經常想到當有人試圖透過純粹的意志力來保持清醒時,我們會用「白指節清醒」(white-knuckling sobriety)這個詞來形容。因為它讓人聯想到一個人克制自己不喝酒的唯一方法,就是緊緊抓住椅子的邊緣,以至於指關節都變白了。
我們當中持續一段時間是這種狀態的人都知道,沒有人能以這種方式維持長久的清醒狀態。在成癮的戒斷過程中,就像在生活中的大部分時間一樣,成功不取決於擁有強大的意志力,而是發展心理和情感的不同工具,來幫助你以不同的方式體驗世界。
克服某個障礙
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在掙扎──特權並不是唯一的差異。有人可能會找到一種方法來制定飲食計畫、健身或整理儲藏室,從而徹底改變他們的生活。但對他們有效的解決方案,不僅高度取決於他們特殊的困難,還取決於他們的優勢、個性和興趣。
以我的家為例,我從來沒辦法「隨手清潔」。當我嘗試這樣做時,我發現自己很緊張、壓力很大,無法好好地陪伴家人。相反地,我靠著自己創建的數十個系統來幫助我維持家的功能性(而通常我廚房的水槽裡仍然會有未洗的碗盤,地板上也還有四處散落的雜物)。然而,當我坐下來寫作或工作時,一切都自然而然地進行著。
有時我必須稍微推自己一把才能克服某個障礙,但我總是感覺自己可以克服障礙。事實上,我必須設定一個計時器來提醒我看時鐘,因為我常會恍神到忘記時間。在一天結束時,我感到自己有創造力、精力充沛並具有成就感。
能力與好壞無關
我的一位摯友經營著與我類似的工作,我們經常傾聽彼此,互相支持。她常會打電話來說她感覺自己卡住了,因為她知道自己需要做什麼來發展事業,但卻總是難以落實。「看來你能為你的社群媒體製作七支短片的時間,我卻只能做出一個。我需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構思出想說的內容,並克服不自在的感覺。」
她維持著一個我見過的最乾淨的房子。有一天,她對我說:「你知道,戴維斯,你對事業的感覺,就是我對家的感覺。我幾乎是在家裡閒晃,這邊清理一下,那邊收拾一下,順手做一些我看到的家事,同時享受我的生活,並保持一個非常乾淨的家。
這對我來說感覺很自然,我幾乎只要出一點點力就好。但是當我坐下來經營我的事業時,某些需要做的工作讓我感到癱瘓、缺乏動力和壓力沉重。我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讓自己克服這些感受;甚至,我通常還需要設定許多外部系統和責任制來完成工作。」
我和我的朋友都講求能力,在無法指出明確理由的情況下,各自陷入不同的困境。正因為如此,我關於如何完成工作的建議對她毫無幫助,因為這些建議對她來說相當於「喝一大杯咖啡,然後叫自己去做。接著,等待靈感告訴你下一步該做什麼。」她關於如何做家務的建議,對我來說也毫無用處。(她曾經告訴我,「我只須點一支蠟燭,想想把家裡的事一件件完成會有多好。」哈哈,這是什麼建議啊?)
我想,許多提供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建議的人,只關注他們展現天分的領域──在這些領域中,他們只需要一點推動力或一些技巧,就能幫助自己擺脫困境。與咖啡、蠟燭及相信自己不同,本書中所說的原則,可根據你特殊的困難、優勢和興趣來制定。
尋找富有同情心的人
當你有功能障礙時,事情堆積的速度會變得很快。你突然發現自己一團糟的情況並不少見。你越是看著混亂,便越覺得挫敗、沒有動力,而你越躲避,事情就越是堆積。當前流行的清潔方法並不適用於每個人的原因之一是,它們經常無法解決圍繞著清潔工作所產生的情緒。
當我們發現自己無法完成日常照顧工作時,通常可以在其中識別出兩種聲音:1.內在霸凌者:當我們陷入這種循環時,常常會遭受「內在霸凌者」的不斷攻擊。「你看看這有多髒啊;你太懶惰了。」「你怎麼能讓它變成這樣?」「你不該洗澡;看看你對你的房間做了什麼。」2.卑微的自我:反過來,我們卑微的自我(被欺負的那個)容易自艾自憐。「為什麼這對其他人來說就這麼容易?」「我怎麼了?」「我很失敗。」
這是一種虐待關係,需要有人介入制止。那個人就是你。等等,你就是霸凌自己的人,你要插手制止?是的,這裡面有第三種聲音。回想一下,你最後為他人或動物所做的一件好事。還記得你感受到的同情,還有你幫助他們時的溫柔嗎?就是那個人。這是你富有同情心的自我。這個自我對他人感到同情,因為他們值得被愛,而這個自我想把這份感受傳達給他們。
你還記得上次觀察「美」是什麼時候嗎?也許是你女兒的頭髮在脖子後面捲曲的樣子,或是你的伴侶笑的樣子,抑或是讓你感到平靜的落日、花朵和雨天。這之中也有那個人──那是你細心的自我。他們從外在看事物,能看到什麼是有價值的;這個人是你富有同情心的觀察者,而他即將介入。
這不是道德的失敗
下次「內在的霸凌者」開始說話且「卑微的自我」開始退縮時,你可以呼喚「富有同情心的觀察者」。他們可以對「內在的霸凌者」說:「你這樣是幫倒忙,我需要你停止。」他們可以轉向「卑微的自我」說:「我知道你很痛苦,我知道你覺得自己失敗了。但你不是。不整潔並不是道德上的失敗。身體不適和有困難,並不表示你不值得被善待。你會沒事的。我在這兒陪你。」想想你會對一個正在掙扎的朋友說什麼,然後把這些訊息轉向內心。
我們現在知道,日常照顧工作在道德上是中立的,與做一個好人或壞人無關。我們也正在學習,無論我們做得如何,我們都值得被善待。現在讓我們透過「富有同情心的觀察者」來控制「內在霸凌者」,並對「卑微的自我」表現善意,來練習內化這樣的訊息。
有時你會對自己產生憤怒的想法,比如「老天,我真是沒用!」有時你會對自己產生悲傷的想法,比如「我真的希望有人能幫助我,我感到孤獨。」這個練習是關於有目的地準備回應任何憤怒的想法──無論是在你的腦中還是在一本日記──說一些對自己好的話,就像你會對朋友說的一樣。
如果朋友說,「我真是沒用」,你可能會說,「我覺得犯錯很正常,這並不意味著你沒價值。」當你有悲傷的想法時,你可以像安慰朋友一樣回應,「我很難過你感到孤獨,你可以哭,沒關係的。」即使你知道這仍然是你的自言自語,即使你還不相信,但隨著時間過去,這個練習會開始幫助你減少萌生痛苦的想法。
休息是權利,不是獎勵
如果你一直認為自我照顧工作具有道德性,那麼你很有可能:(一)永遠無法停下來,感到焦慮和不知所措,並經常覺得精疲力盡;或者(二)缺乏動力,感到癱瘓和壓力沉重,並經常覺得精疲力盡。它們實際上是同一枚硬幣的兩面,這枚硬幣叫做「羞恥」。
當我們相信我們的價值取決於完成永無止境的自我照顧工作時,我們在完成一切之前,不太可能讓自己休息。即使我們設法羞辱自己、強迫自己採取行動,我們發現,那些帶著羞恥感做事的人也會帶著羞恥感休息──休息反倒不是解脫,而是帶來了更多內疚感。你不必去贏得休息、重新與自我連結或休閒的權利;請放掉自我照顧工作必須等一切完成了才能坐下來休息的想法。自我照顧工作是一份永無止境的清單,如果你等到一切都完成了才休息,你將永遠不會休息。
請記住,休息不僅僅只是睡覺;睡覺是一種充電活動,發生在你沒有意識時。大量研究證明了睡眠對健康的重要性。我們很少談論休息和睡眠一樣的重要性。休息也是一種充電活動,是在你有意識時就會發生。每個人覺得放鬆的活動不同,但整體而言,我們追求的是相同的品質:連結、慢活、只是存在,而不是追求生產力。
《低潮整理術》
作者: KC.戴維斯
出版社:大好書屋
其他書訊:
《過好這一生》
作者: 蔡瀾
出版社:高寶
吃好、喝好、活好,人生本來就該這樣!明明沒有不開心,卻時常感到生活太平淡、沒什麼意思?
讓香港四大才子、老頑童蔡瀾告訴你,如何把每一天都過得盡興又有趣!盡情發掘新事、盡情充實自己;盡量跳出框架、盡量活在當下。
本書收錄蔡瀾過去三年所創作全新散文70篇,總是以真性情過生活的他,透過輕鬆坦率、鮮活有趣、犀利卻充滿溫度的故事,分享80多年來的人生哲學。無論正處於人生什麼階段,都能從中收穫「無論好日子壞日子,都要讓自己快活」的豁達態度。
《你真的可以選擇不原諒》
作者: 金泰京
出版社:遠流
本書率先從受害者與家屬的角度,解析為什麼我們可以坦然接受「不原諒」這個選項,以及如何用正確的視角與態度來與受害者相處,陪伴他們重回寧靜的生活。
人類擁有非凡的自癒能力,但作者發現,「身邊人適當的關心與健康的支持態度」是另一個強大的因素,可以使自癒力更加堅固。
書中提出具體的方法,幫助讀者理解被害者與家屬的經驗,也說明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幫助被害者盡快恢復。書中也結合了受害者╱受害者家屬親自口述、心理與社工親眼見證、作者20多年的實務經歷以及多項研究調查報告,用流暢的敘事,呈現了以往隱藏在當事人心底深處的經歷,讀來令人動容。
本書也將使受害者及家屬的身邊出現更多「良善的好鄰舍」,使每個人即使帶著創傷,依舊能全力奮戰,努力成為自己人生的主人。
《點燃最後一把火的送行者》
作者: 下駄華緒
出版社:台灣東販
死亡之前人人平等。不管是家財萬貫風光一世的鳳子龍孫,還是陰溝裡求生的底層鼠輩,最後的去處都在這裡-經大火焚燒後,再回歸土地。
帶著熱忱與抱負成為火葬場員工,在這裡所度過的每一天皆驚奇連連─曾被火化中破散的遺體碎骨與肉塊所傷,銳利到非常恐怖,甚至能割破手指的顎骨,在暴風雨中被送來、含有大量水分的遺體,
從火化爐送出的半焦遺體……因員工失誤而造成的慘劇。
火化時,遺體不但會噴血還會移動!?生前體內裝有心律調節器等儀器的遺體火化時常常會引發大爆炸!.新冠疫情最嚴重時,不僅遺體要層層包起來,連火化技師進行操作時也要全身包緊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