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除了肌少症,也要注意力弱症,若有握力下降、高體脂率等症狀要注意!台灣流行病學學會29日召開記者會,醫生提醒,過去大家都比較重視肌少症,但肌少症前期的力弱症更不可輕忽,若有高體脂、粗腰圍與握力減少的狀況都要注意。力弱症可透過運動改善,如深蹲、站立抬腿與坐姿屈膝抬腿等。
62%有力弱症風險
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邱弘毅表示,62%老年人會從肌肉健全衰退到力弱症的狀態,若沒有及時發現治療,容易發展成肌少症,到最後甚至會失能,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且肌少症會增加骨質疏鬆、骨折機率,據統計9成以上髖部骨折因跌倒發生,其中40%無法再正常行走,需特別留意。
北醫高齡健康暨長期照護學系副教授林立峯說,國衛院與流行病學學會盼透過機器測量運動成效與檢測力弱症相關指標,如肌肉量、腰圍與體脂等。若男生手握力小於28公斤、女性小於18公斤,肌肉量男女分別小於7kg與5.7kg,就可能有力弱症。
多運動訓練肌力
林立峯指出,相對於肌少症患者,力弱症通常具有較高體脂、較粗腰圍,容易導致新陳代謝異常,增加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風險,且力弱症並非肥胖者專利,55歲以上成年人也是高風險族群。他說,肌肉若因年齡上升而減少,導致體內脂肪相對增加時,也會增加力弱症的風險。
「力弱症可透過運動與訓練改善!」林立峯說,現場也邀請過去曾有力弱症的李女士示範3個訓練動作:「深蹲」、「站立抬腿」與「坐姿屈膝抬腿」,只要有椅子就可以進行訓練。醫生也建議每個動作剛開始一組8次,並進行3到4組,熟練後一組次數可增加到10、12或15次,因人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