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韓國文化普及世界各地,談判家的策略是什麼?透過書中的真實案例,我們能得知答案是談判態度。宛如一部自傳型小說,以「柔軟的情感」學習談判技巧。
對任職於韓國MBC電視台的宋曉智來說,她每天都需要與世界各國的買家溝通,如何讓自家戲劇脫穎而出,甚至成為韓流指標,都是她的工作範圍。作者認為的「談判」以一句話來說是「動搖對方的情感」。以商品為基礎,動搖對方的情感來達到想要的結果,其過程就是談判。
眾多心理學家都在探討人們的內在小孩。我們心中仍存在一個未長大的年幼孩子,他有時會忽然跳出來闖禍,使我們不易與人締結關係。我們一邊長大,漸漸社會化,擁有自制力,變得更有智慧,但內心依然住著一名孩子。
孩子的特性之一是當有人強求他時,他會走偏;當有人抓住他時,他會逃走;若靜靜放著不管,他則會找到自己的位置。
小時候想讀書時,聽到媽媽說一句「去讀書」,突然就沒有想讀的欲望了。當被媽媽禁止觸碰垃圾食物,說對身體不好時,孩子就會躲起來吃;當大人不讓我們看成人電影時,孩子即使長針眼也要偷看。
談判時也要記得這一點:「對方也是人,內心也住著一名孩子。
放出誘餌的推銷
我在宣傳影視作品時,不會強求對方購買。換句話說,努力宣傳販售的作品,如果對方追加要求資料,則盡可能提供給他,並告知也有其他企業在關注,激發對方的競爭心理。此外,根據不同的狀況賦予動機,製造彼此可成為夥伴的藍圖,例如:告知對方,如果完成重製權的簽約,製作團隊可提供派遣支援,以及暗示除了作品買賣,還可以共同製作,一起進行電視購物等新事業。
最後,最重要的就是靜靜等待,因為該做的就是這些了。
我如何賣韓劇?
之後,有興趣的企業就會主動聯絡,這時再互相調整條件並簽約即可。直到對方先積極提出「我想要購買」的意願之前,耐心等待,往後的過程則是速戰速決。藉由這個方式,談判期會比想像中短。
位於泰國的J企業,它是從既有公司分化出來的子公司,故需要較多的新影視作品。我非常想要簽成這份合約,因為這是將未賣出或契約已到期的舊作品,大規模套裝出售的絕佳機會。因此,我盡心盡力的應對,充分推銷作品的價值,但對方提出不合理的價格,也無法得知他們的內心想法。最後,我認為自己該做的都做了,逕而停止積極的應對。
在那之後,J企業開始時不時出差至韓國,甚至未卸下行李,直接拖著行李箱從仁川機場到達敝公司,我能感受到他們想簽約的意志。由於談判變簡單了,因此我們可以在適當的協議空間下,快速完成連續劇的套裝銷售合約。
注意供需法則
如果大力宣傳並誠心應對,仍未收到聯絡時,又該怎麼辦?若發生這種情況,原因可能是這三種之一,包括:購買者的意願很低、目前的簽約條件不好,或是故意要馴化我方,以顯示出談判優勢,即簽約可能性非常低或不想與我方成為夥伴。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不用斥責,但也無須等待他們,另尋其他企業即可。
或根據情況,也可以直接放棄對方,因為若以過低的條件簽約,此條件會形成「市價」,導致韓國影視作品的價值大幅滑落。
那麼,為什麼人們會對這種方式有反應?原因如下:
銷售者不需要積極推動被多人尋求的商品,你看過香奈兒店員登門拜訪客戶嗎?你曾看過LV職員促銷,進行買一送一的活動嗎?若是人氣高的商品,需求者會主動出現來簽約。因此,就前述的狀況,我們不強迫對方購買作品,透過游刃有餘的模樣,使購買者間接了解該作品的價值,進而擔心好作品被競爭對手搶先簽約,故即使覺得價格稍高,也會想搶先占有。
人會從隨自由意志行動中,感受到存在的理由。假如是因為銷售者力推,不得已購入商品,心情總是不舒服,懷疑自己是否做出對的選擇。但是,如果是在價格較高,卻對自己決定的購買商品感到滿意,即使仍有一些疑慮,但為了減少自我懷疑,便會自我合理化,所以埋怨銷售者的情況也會比較少。
使對方擁有自由意志
所有的人際關係都一樣。同意讓出「空間」。使對方擁有自由意志,依自己所想的來行動與決定時,才能形成並維持一段圓滿的關係。與其強推,並依自己的意思左右對方,不如讓對方留有餘地,以如同磁鐵般吸引對方靠近,會更有效果。
在談判中也適用這個方法,你甚至會發現,每次都通用。基本上,這就是在談判時,要先行「理解他人」的原因。
提供對照組
當走在路上,看到不相配的情侶時,下意識總覺得可惜了,或認為可能是其中一方有對方的把柄之故。不過,有句韓國俗語說:「草鞋也成雙論對。」比喻再糟的人也有另一半。所以,難道是神看他們可憐,賜另一半給他們嗎?不,認為「女生可惜了,男生可惜了」等判斷,只不過是以自己的標準而定,對他們來說,彼此就是最佳的另一半。
人會被自己缺乏的事物吸引。不再「年輕」的人,會因對方年輕而覺得有魅力;缺少外貌、能力和家境等條件者,會被即使其他條件不好,但面祥心善的異性吸引;外貌自卑者會想遇見帥哥或美女,以彌補自卑;個性優柔寡斷的男人,也常被「強勢的女人」吸引。
換言之,並非僅有各條件在客觀上皆完美的人才能戀愛結婚。這世上沒有一個人是完美存在,所有人相對他人,至少都有一個「比較優勢」(當某人或某國生產某商品,具有相較於其他人有更低的機會成本時,就稱為生產該商品具有比較利益或比較優勢)。
因此,尋找戀愛或結婚對象時,我們會衡量自己的優勢,並有自信地靠近;遇到擁有比較優勢的對象時,自己也會產生想彌補某處的欲望。因此,戀愛結婚市場將這種無意識的欲望包裝成「命運」,其實掀開來看,完全就是一個依靠「比較優勢」交易的市場。
掌握韓劇購買潮
這麼說來,影視作品買賣的市場又是如何進行?答案是一樣的。
以購買者的立場而言,一整年的預算常依各季度制定購買計劃,例如:資金二分期,則會每兩期挑選一兩個新播放的韓國影視作品。
所以站在銷售者的立場,必須配合購買者的購買時期,掌握其他電視台或製作公司的作品陣容。假設購買者為泰國的G公司,G公司通常以購買歷史劇為主。但調查二分期的影視作品陣容,只有我們公司預計播放歷史劇。如此一來,相較其他公司,我們占有非常強的優勢,因爲G公司購買我方作品的機率幾乎是百分之百,我們可以使用高價政策等有利條件簽約。無論是否有高人氣的韓流明星參演,或是否由名氣作家執筆,即使演員陣容或作家的名氣稍弱,但因為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地域性,仍可以找出他們訴求的「比較優勢」。
仔細看每一部影視作品,至少都會有一個優點,不然為何要耗費龐大的製作費來製作?村上春樹在《刺殺騎士團長》一書中提及:「深入探究後,無論是哪一種人,我的內心處一定有閃耀的地方。」同樣的,以各層面來看,沒有所謂的完美作品。單看外表似乎都很相似,但深入探究後,一定有它閃耀的地方。因此,我們該做的事情是好好把握閃耀之處,將其完美包裝後,以好的條件販賣出去。
找到優勢,就能用來販賣
這是發生在數年前,我負責俄羅斯市場時的事。當時,販賣至俄羅斯的作品以紀錄片為主,相對已形成韓流的東南亞市場而言,幾乎不曾在韓流尚未打進的俄羅斯國內販賣連續劇,一年也只不過賣出一兩部紀錄片。
當時BTS防彈少年團還未出現,也還未有《寄生上流》和《魷魚遊戲》撼動全世界,俄羅斯當然也沒有理由對韓國有興趣。既然對韓國沒興趣,更何況是總共十六集,且只有韓國人登場的連續劇?理所當然賣不出去。比起韓國,出現北極、獅子、狼和冰河的紀錄片更有人氣。
不過,我們仍有比較優勢,即連續劇本身的競爭力。雖然韓國人長相和俄羅斯人不同,一定會有非同族的感覺,但人心起伏的方式,不管是東方或西方人都差不多。對我們來說,扎實的劇本和故事情節,能讓俄羅斯觀眾又哭又笑。不僅限於國內,在眾多國家廣受好評的韓國連續劇,其故事情節具有充分的競爭力,也有極大的比較優勢,即獨特的戲劇張力、鮮明的善惡分明,以及好的劇情結構。
販賣劇本和故事
因此,我們決定試著販賣劇本和故事情節。於是,開始銷售「重製權」至俄羅斯,而非已完成的作品播放權,以販賣播放的連續劇劇本,可在他國重新製作的權利。幸好,俄羅斯的製作公司對我方的連續劇看似有興趣,當時才能以製作精緻(well-made)且受到好評的連續劇,簽成重製權合約。
以大家最終皆公平的角度來想,我感受到創造的自然法則,有時候也會變得謙虛。一得一失,在某處失敗,則會在意想不到之處獲得回報,這就是人生。沒有百分之百完美的人,也沒有百分之百完美的人生,當然就沒有百分之百完美的作品。
不過,也沒有百分之百不好的人,所以更不會有百分之百失敗的作品。在這世上,不存有一個沒有比較優勢的人或作品。因此,談判時要明白該著重的點,即作品最閃耀的地方,並火力全開展示這一點即可。當對方被迷惑雙眼時,其他不足的地方便會自動視而不見。
找到正確的比較優勢,再來就是販賣它。以交易市場而言,是隨「比較優勢」移動的市場。(美君/輯)
《我把韓劇賣到全世界》
作者 : 宋曉智
原文作者: 송효지
譯者: 陳彥樺
出版社 : 聯經出版公司
其他書訊:
《逆襲人生21個底層邏輯》
作者: 呂白
出版社:幸福文化
本書是寫給想要上進卻困頓迷茫的年輕人。作者以21天為一個週期,分享自己作為一名1995出生的普通小鎮青年,飛速成長到實力派職場精英的逆襲法則。教你如何跳出舒適區,拒絕假努力、拒絕空想,去做去執行。希望那些像他一樣,沒有名校背景卻想通過努力改變命運的普通人也能強勢逆襲。
混一天和努力一天,或許當時看不出什麼差別,但21天後呢?也許已經悄然拉開了人生的差距。以正確的方法持續的行動 = 逆風翻盤。不管多小的努力,以21個底層邏輯乘以365天,成效會很大!
《打擾了,我是大體化妝師》
作者: 李安琪
出版社:台灣遊讀會股份有限公司
在她將近二十幾年的工作日常裡,不僅送別過經營之神王永慶、知名企業家嚴凱泰,也讓因空難而逝世的軍中高官們得以體面離開,除此之外,她還處理過各式各樣不同的大體與背後剪不斷理還亂的生命劇情。每一位亡者都是一位人生導師,告訴小安「生的可貴,死的可敬」。
她時常隨著亡者的經歷心情起起落落,但並不是一昧地沉淪在他們的悲傷故事中,而是透過他們的人生經驗,藉由這些人的生命歷程啟發,給自己更多反省機會及思考面向。
《今夜來放送:1946~1969臺語流行歌》
作者: 洪芳怡
出版社:遠流
歷史事件是一回事,怎麼認知歷史又是另一回事。文字與視覺所傳達的觀點通常是外顯的,而音樂與聽覺所蘊含的符號秩序卻是隱晦而幽微的,解碼後展開的音聲世界往往迥異於表象,更加貼近無以名之、難以言喻的情感層面,是每個時代最凝鍊的文化結晶。
如果讓貼近塵俗泥土裡的庶民音樂為自己發聲,聲音會開闢出一條時間通道,我們將會訝然發現,那個表面上不講求原創、充斥翻譯歌的年代,實際上卻突破了仿冒品、複製品的侷限,如同奇花異草般,數量龐大,禁而不絕,生命力旺盛,風姿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