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氣候〉今年沙塵早又多 空氣品質惡化要當心

汪中和 / 中央研究院研究員 2023/04/19 14:44 點閱 2701 次

本月中旬,受到偏東風天氣的影響,臺灣西半部地區恰位於背風面,地表汙染物持續累積,再碰上中國大陸沙塵暴的境外輸入,導致空氣品質惡化從橘色提醒到紅色警示等級,環保署立即協調台電及民營電廠減少燃煤發電予以因應。臺灣每年境外汙染的比例約占35%,其中春季的大陸沙塵暴就是主要來源之一,需要加以關注。

沙塵時間早、次數又多

今年大陸在一月12日就出現沙塵天氣,比往年足足提前了一個月,至四月中旬已經發生了8次,較過去同期多2次;其中三月19~23日,與四月9~13日兩次的強度達到強沙塵暴(能見度<500公尺)的等級,涵蓋的面積都超過了460萬平方公里;隨著冷空氣南下,高濃度的懸浮微粒也影響到臺灣地區的空氣品質。

分析今年大陸出現異常的強沙塵天氣,主要是因為蒙古和大陸北方地區的降雨少、氣溫偏高,地表植被生長不良;加上蒙古氣旋較強和冷空氣活動較多,強烈的大風將裸露的沙源捲起,經由高空輸送,在大陸西北、東北、華北、黃淮、江淮等地區形成揚沙、甚至沙塵暴的天氣。

每年三月至五月是大陸沙塵天氣的高發季節,占了全年的75%,當前蒙古南部與內蒙古中西部的氣象條件仍然不佳,利於形成沙塵天氣,因此我們仍然要提高警覺。

綠色長城可防治沙塵

為了對抗沙漠的蔓延,並減少沙塵暴對空氣品質的負面影響,中國大陸政府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和戈壁沙漠的邊緣,建立三北防護林帶的綠色長城。自1978年工程開始以來,已經種植了超過660億棵樹,目標是到2050年種植1000億棵,可說是世界上最龐大的綠化和植樹工程,也改善了大陸北方的生態環境。

近期的研究發現,近幾十年來大陸北方的沙塵暴頻率略有下降,顯示綠色長城確實發揮了固沙、蓄水的作用,對於改善沙源地起沙條件、沙塵源範圍控制都有正面的效果。

但是當強風揚起沙塵,傳輸高度一般在1500~2000公尺左右,防護林能發揮的阻隔作用還是有限。此外,在暖化促發的不利氣象條件下,氣溫日益升高,冬季凍結的沙土出現快速融化,土壤濕潤度更低,仍會出現大範圍、高影響的沙塵暴天氣,就如同今年的光景。

沙塵危害健康

面對沙塵天氣的影響,防範措施不能少。對臺灣主要的影響就是空氣品質惡化,同時沙塵粒子可能會攜帶重金屬、病菌、過敏原等危險物質,對於患有呼吸系統、心血管疾病或過敏體質的人群,當沙塵來襲時,要關好門窗,減少戶外活動時間,外出時應做好佩戴口罩、護目鏡等防護措施。

沙塵天氣原本是一種自然現象,然而人類破壞生態的活動,和不當的土地利用方式,卻提升了沙塵暴的強度和破壞性,反過來傷害到人類自己;我們一定要盡速醒悟,並加強修補滿目瘡痍的地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