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齡族力量訓練的第一本書》

醒報編輯 2023/03/05 19:43 點閱 2420 次

近年來,對樂齡族來說,力量訓練的重要性與優點已經成為常識──由於人體肌肉會從三十歲開始慢慢流失,六十歲後運動肌肉會流失速度加劇,容易引發「肌少症」,造成行動不便、增加跌倒風險、關節疼痛等問題。因此,專家學者都建議即將步入人生下半黃金期的樂齡族,在安全的環境與適當的指引下進行力量訓練,以期延齡抗老,能夠好好享受樂齡生活。

佩姬.威納是認證個人健身教練和作家,美國運動委員會(ACE)和IDEA健康與健身協會成員,已從事教學及寫作超過二十年。曾在《懷孕雜誌》、《沙漠天堂》和《跑者世界》上發表文章,亦曾出版多本關於如何維持身材和成為個人教練的書籍。

健康樂齡生活

專注在這些你可以控制的事情上,特別是力量訓練,最終你的生理年齡可能會比你的實際歲數年輕很多。這不只意味著可以活得更久,而且還能活得更有品質,有健康的身體能好好享受樂齡生活。

雖然要定義「樂齡朋友」這個群體是複雜的,但專家學者普遍界定從戰後嬰兒潮開始,也就是一九六四年出生,一直到百歲以上的長者都算是「樂齡族」。

力量訓練增肌肉

然而,不論你的年紀有多大,也不論你當前的體適能如何,只要開始練,每個人都能變得比現在更強健。從過去的研究中可以證實,只要樂齡朋友開始從事重量訓練,就可以避免因年紀增長而造成的肌少症,因為足夠的肌肉是我們構成強健身體、獨立行動以及避免受傷的關鍵,所以透過重訓維持肌肉量十分重要。

開始力量訓練之後,你的生活會變得更輕鬆。比如說,你可以更輕鬆地追著兒孫跑、提著採買的物品、上下車、打掃和打理家務,力量訓練不只會讓你身體變強,還能建立自信心,幫助你對抗焦慮和沮喪,並維持心理健康。

我是因為祖母的緣故才會對樂齡朋友的訓練感到興趣。我的祖母在八十多歲時,仍然可以在當地的YMCA做水中有氧和騎飛輪。但不知何時,她因為某事停止訓練之後,不到一年,就無法再獨立行走,只能靠助行器移動。沒過多久,她又不小心跌倒,造成髖部骨折,接著才幾個月的時間,就在她八十九歲時離我們而去。

很難去運動

運動給我們帶來很多好處,這點無庸置疑。多運動可以增強我們日常生活各方面的能力,無論是身體上還是心理上都是,這樣的證據並不少見。事實上,許多醫生甚至像開藥一樣替病人開立運動處方,因為他們知道運動可以:降低血壓、改善睡眠、改善性生活、緩解憂鬱和焦慮、改善心臟健康、幫助預防或管理某些類型的癌症、增加信心、幫助減重,避免糖尿病和代謝症候群等疾病。

當然,運動的好處還有更多。有趣的是,這些知識並無法讓訓練變得更容易,因為知道某件事對我們有好處,並不代表我們就會自動去做。

比如說,我們都知道多吃蔬果有益健康,但當我們肚子餓時,不代表我們最先想找來吃的食物就是青菜水果。對我們好的事就應該要去做,去做對自身有利的事,我們骨子裡應該有這樣的動機存在才對!但身為人類,我們也總是在尋找輕鬆好走的路,用最少的力氣來獲得最大的報酬。

保持運動的動機

由於運動與訓練看起來就像是另一種工作,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即使知道運動很好卻不喜歡運動,但我們還是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獲得運動的好處,這些方法是值得我們花心思的。

動機的來源各異,但我們可以從兩種不同的層面來看待它,首先,內在動機,意指驅使我們行動的力量來自內部;其次,外在動機,意指推動我們的因子來自外部。

激勵內在動機

我們激勵自己行動的方法之一,是在內心中擁有一些可以幫助我們實現外部目標的動力,這種動力通常跟我們樂在其中的事情有密切關係。樂在其中的事可能是我們打從心底想要完成的事情,或是特別擅長與具有競爭優勢的事項,或者是單純會讓我們感到高興與滿足的事情。

對某些人來說,運動與訓練本身就是目標。但對其他人來說,運動只是手段,並非他們所追求的最終目標。這並不意味著他們不想變健康,這只是指他們的興趣不在運動,他們覺得有意義以及能夠樂在其中的事不在運動上面。如果你想把運動變成內在動機,你就需要把原本的興趣、喜歡的東西或是對你有意義的事物跟運動產生連結。

比如說你喜歡園藝、喜歡跟小孩或兒孫玩、想在日常活動中有更佳的表現,你就必須保有強健的身體。這些對你有意義的事可以開始跟運動產生連結,逐漸使運動變成你的內在目標,這些目標不用外在驅使,你內在自然會產生動力去努力實現。

內在目標

下面是一些跟運動相關的內在目標:
1.固定時間去散步,目的是為了可以在自己喜歡的園藝或家務中維持耐力。
2.跟你的小孩或孫子女一起玩遊戲,單純只是為了好玩。
3.想要持續訓練保持強壯的身體,為的是維持本來就有的運動嗜好。
4.想要參加當地的比賽,目的是為了好玩、為了做公益,或是為了陪伴你所愛的人。

這些是我們喜歡的目標,我們覺得有趣,並且能從中得到對我們很重要的東西。想想有人被診斷出患有乳腺癌,或其他突然改變他們生活的疾病。這可能是他們需要更健康地生活的動力,僅僅是因為他們想要感覺更好並改善疾病的結果。

這種內在目標很棒,可以驅動各種行為,但這並不是我們激勵自己的唯一方式,還有其他方法可以讓我們繼續實現我們的目標。對許多人來說,最有推動力的是「外在目標」。

落實外在動機

即使我們不想承認,但大多數人都知道:運動與訓練本身並不是我們努力的目標。我們當然知道運動對我們有好處,也知道我們需要它……但是,就像肚子餓時我們時常會選擇通心粉和奶酪而非青花菜一樣,需要的東西往往不是我們的首選。

那正是我們需要外在動機協助的地方。有內在目標驅動我們前進很好,但外部力量也能促使我們做出改變。

利用這兩類動機可以落實規律運動。多數人都會仰賴一定分量的外在動機,像是:
1.減重。
2.保持身體健康。
3.讓所愛的人快樂。
4.更好的外表。
5.認識新朋友。
6.穿得下尺寸更小的衣服。
7.只是想要有更良好的自我感覺。

通常你運動的動力是由內外兩種動機混合而成,只要能使你動起來,不論你的動力來自何處都可以。可能今天的動力來源是想減肥,另一天是想要變健康。無論你找到的理由為何,只要能開始運動,都是好的理由。

真正的關鍵是,你要主動去尋找理由,而不是被動等它來找你。多數人都不會一起床就興奮地想要出門運動,是吧?大多數人在出門運動的路上都會遇到障礙,所以第一步是先認出障礙有哪些……是的,開始邁出自己的第一步吧。(昀恬/輯)

《樂齡族力量訓練的第一本書》
作者:佩姬.威納(人健身教練)
出版社:臉譜

其他書訊: 
《「回回」民族學》
作者:敏賢麟
出版社:崧燁文化

本書全面而簡明地介紹了回族傳統文化,在編寫中注重內容的思想性、科學性、系統性、針對性和時代性,力求正確地闡述和介紹回族文化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本書廣泛吸收相關學科研究的新成果,並由教學經驗豐富的回族教師分章撰寫,集體討論修改,最後由主編定稿成書。

敏賢麟畢業於政治系,現從事教學和民族學、哲學研究工作,著有《蒙古游牧文明與伊斯蘭文明的交匯》。

《猛媽的不負責教育講座》
作者:堀越英美
出版社:木馬文化

本書收錄古今中外特立獨行的知名猛媽事蹟,她們當不了育兒典範,卻讓我們感到安心,誰說為母就得則強?誰說母性不足孩子就沒辦法幸福?各位媽媽,別再自我拷問了!擺脫「我不是好媽媽」的罪惡感、讓自己從育兒的詛咒中解放吧。因為在做一個母親之前,妳得先做妳自己!

作家、譯者堀越英美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系學士,現在是兩個女孩的媽,著有《女孩真的喜歡粉紅色嗎?》、《不道德母親講座》、《給迷茫女孩的人生閱讀指南》等書。

《打造小小世界》
作者:Hanabira工房
出版社:楓書坊

想要打造猶如「借物少女」的夢幻房子,卻不知從何開始?總是覺得市面上的袖珍屋DIY材料太貴,而無法下手嗎?本書教您如何運用身邊隨手可得的材料,打造屬於自己的迷你世界!

縮尺模型創作者Hanabira工房2016年基於對手作與經營YouTube的興趣,將作品的製作過程拍成影片上傳;2019年開始使用日常生活中隨手可得的材料來打造精巧的袖珍屋,因而引發關注。其運用生活百貨的材料製作的情景模型,以及有著獨特世界觀、呈現日常生活一隅的袖珍屋皆十分受歡迎,影片觀看次數甚至突破500萬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