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歲月〉假期要面對的兩代關係

朱全斌 2023/01/15 14:09 點閱 2797 次

新年快到了,這也是家人團聚的日子,許多在外工作或求學的年輕人都會返家過年,然而卻有不少人將之視為畏途,因為年假期間會見到不少長輩,許多來自長輩的垂詢或指教常令他們感到不舒服。

長輩發問直接

根據我向下一代調查的結果,長輩的問題多半跟金錢或者成家意願有關,例如單身或者沒工作的會被問「為什麼還不去找工作?」「交女/男朋友了沒有?」;已經就職或有對象的就會被問「一個月賺多少錢?」「為什麼還不結婚?」;而已婚的還會被問「什麼時候生小孩。」而長輩在發問時還經常採取直接、不修飾,甚至帶著一種不以為然的態度。

華人社會因為長幼有序,有敬老的文化,所以做長輩習慣對晚輩下指導棋,忽略社會變遷下已經帶來傳統價值觀的鬆動,上一代遵循的人生目標與法則,已經不適用於這個世代了,在給意見的時候,也經常忽略晚輩已經是成人,不再是小孩子,若還用一種上對下的方式來對話,除了失去對人的尊重,還會在溝通上產生障礙,影響到彼此的感情。

親戚長輩過度關心

在親子之間,因為關係比較親暱,或許下一代還能夠有話直說,最讓年輕人反感的就是來自不這麼熟的親戚長輩,他們詢問時的出發點就未必是真正關心,若回答不出令他們滿意的答案,好的時候會聽到一些言不由衷的安慰的話,壞的時候還會遭受批評,真令人哭笑不得。

價值觀的不同會呈現在生活方式不同的選擇上。我有個學生畢業後一直在做影視製片的工作,雖然生活及收入不安定,但是她熱愛她的工作,也因為得到專業肯定而獲得成就感,然而在父母眼中這都不算什麼,還建議她去考台積電的作業員,令她十分難過。

晚輩說話很刺耳

同樣的,上一代也常常覺得晚輩會對他們說一些聽起來很刺耳的話,而這些話大都跟年齡相關,例如「跟你說你也不懂」或是「你們年紀大了,落伍了!」好像他們的經驗都不值得參考,令長輩們很有失落感。

自從數位工具興起,許多長輩經常有跟手機或電腦相關的問題需要年輕人幫忙,有的人願意學,晚輩卻沒耐心教,一句「哎呀,我幫你弄就好了,你學不會的啦」很傷他們的自尊心。

帶著同理心設想

另外在稱謂上,也很容易讓人感到不舒服,五、六十歲就被叫阿母、老太太或是阿伯、老芋頭都會引起不愉快的情緒。

如果以性別來區分,女性長輩比較在乎代表年紀的稱謂,而男性長輩在意的則是跟因為年紀而在能力與尊嚴上被人看低。孩子長大了就不要再稱他們「小孩」。

如果要減少上下兩代之間的摩擦,我想在對話時,雙方都應該帶著同理心替彼此設想,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開口前先想一下你說的話是否會讓對方不悅,這樣才能有良好的互動而不傷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