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台北報導】美期中選舉之後,美國友台、抗中態度不變!中研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林正義10日在座談會中指出,共和黨拿下眾議院,未來拜登要通過《通膨法》等重大法案的困難度大增。但多位學者都指出,美國友台、抵制中國的態勢不會隨著期中選舉改變。
親綠智庫國策研究院10日舉辦「美國期中選舉觀察與影響」座談會,多名政治專家分析美國期中選舉的狀況與影響。
拜登小輸 參院應可持平
「期中選舉通常不利於現任總統所屬的政黨,」林正義表示,如前美國總統歐巴馬曾於2010年輸掉69個參、眾議院的席次;前總統川普2018年也輸掉38席。他指出,本屆拜登並沒有輸的很難看,但共和黨拿下眾議院態勢已定,現任議長裴洛西勢必得交出議長的位置。
他接續說,民主黨是否能維持目前掌控參議院50席,與共和黨席次持平的狀況,仍難以斷言,其中,喬治亞州的選舉結果甚至要等到12月才會公布。但林正義認為,如果參議院最終結果是兩黨持平,民主黨副總統賀錦麗可以使用「關鍵投票」的權力來推動法案,不至於讓拜登跛腳。
學界、民調 預測失準
美國CSIS智庫兼任研究員趙怡翔表示,多家民調與媒體曾在期中選舉前預測將有「紅色浪潮」席捲美國,以共和黨大勝的結果告終。然而,因民主黨主打「捍衛民主」、「墮胎權」的政策奏效,導致預測都失準。
他也說,這次選舉也出現政治極化的狀況,過去「搖擺州」的狀況不復存在,紅藍翻盤機率愈來愈低,此次期中選舉將可成為預測2024總統大選的重要依據。
抗中正夯 政策不改變
林正義指出,拜登的重大立法議程將受到重大影響,未來通過類似《降低通貨膨脹法》、《晶片與科學法》等重大法案,變得幾乎不可能。共和黨會運用眾議院議長、各委員會主席的權力,來箝制政府的氣候變遷政策,或對拜登啟動司法調查。
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邱師儀也表示,有望接任眾議院議長的麥卡錫已經放話,共和黨一旦重掌眾議院,就會針對「拜登撤軍阿富汗」、「拜登兒子的醜聞」、「追究新冠肺炎的責任歸屬」、「檢討援助烏克蘭的方案」與「成立中國專責委員會」等。他指出,共和黨立場仍然是抗中,整體而言對中態度不會有太大改變。
美持續觀察友台策略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洪耀南也認為,「對中政策不會大改變」,美國除了眾議員友台小組主席夏波因為選區重劃落選之外,大多數來訪過台灣或者公開挺台的議員幾乎全勝。
此外,澳洲大學政治學博士候選人宋文笛也表示,《台灣政策法案》(Taiwan Policy Act, TPA) 關於援助台灣的主要條款已被納入《2023 年度國防授權法案》(FY23 NDAA)美國國會預計將在期中選舉過後進行投票,目前需要觀察的是這些重要友台條款是否會遭到修改,影響後續美國政府對台實際援助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