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人稻米需求增 紛前往亞洲取經

莊瑞萌 2022/11/08 15:33 點閱 3291 次
非洲對於米的需求開始增加。馬達加斯加農民在稻田種植幼苗。(Photo Rod Wadding-ton on Flick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非洲對於米的需求開始增加。馬達加斯加農民在稻田種植幼苗。(Photo Rod Wadding-ton on Flick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非洲吃米需求大增,市場稻米供不應求。近年來,特別是都會區的非洲國家對於白米需求較往年增加,不過,由於受到氣候變遷以及當地缺乏種植經驗導致收成率不佳,因此,許多非洲國家已向泰國、越南等國家求援,希望能進行技術交流。

分享種稻技術

據《Food For Mzansi》報導,今年10月泰國與越南稻米專家前往坦尚尼亞,希望合作提高當地的稻米產量。非洲對稻米需求正在增加,但當地收成趕不上需求,於是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日前召集非洲與亞洲專家分享種稻知識。該機構非洲區域代表阿貝貝指出,「我們必須加倍努力分享更好生產稻米的知識和經驗,同時利用《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協定》等機會促進稻米貿易。」

坦尚尼亞農業部代表尼亞塞巴·奇馬古表示,「坦尚尼亞政府希望利用亞洲國家的知識和經驗,例如世界前三大稻米出口國的越南和泰國。」

非洲國家仍倚賴進口

非洲主要的稻米生產國有奈及利亞、坦尚尼亞、馬達加斯加、賴比瑞亞、烏干達、馬利、獅子山、象牙海岸、迦納、甘比亞、貝南和喀麥隆,但一半以上的非洲國家都是白米淨輸入國。預估2025年,非洲對於白米需求會來到3,490萬噸,但以目前產量推估,只夠滿足3分之2,因此,每年還需進口1,200萬噸,年支出達50億美元。

近年來,非洲種植稻米技術也獲得提升,例如坦尚尼亞在政府與聯合國等機構合作下,稻米產量已經提高。整體而言,非洲稻米生產力仍偏低,每公頃收成1~3噸,遠遠低於中國境內平均稻米收成量,其原因包括氣候變遷、技術缺乏、使用低收成率的作物、私人部門參與不足、灌溉系統不足以及缺少年輕人加入。

進口費用龐大

據《路透社》報導,米是塞內加爾人食物主要來源,同時也是西非地區的主食之一,但當地產量只能滿足60%需求。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也指出,西非對於進口米的倚賴仍相當大,光2021年估計進口費用會來到37億美元。

塞內加爾自立自強

2007-2008年全球糧食價格危機造成塞內加爾社會不安,加上外界呼籲要重新推動減少對進口的依賴後,當地開始投入增加米產量,2011至2020年當地稻米產量增加3倍。不過,農業經濟學家阿格巴赫表示,「不同國家的種稻表現會比其他國家好,但總體情況仍與危機之前的發展類似,因為進口米量仍相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