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溫度的溝通課》

醒報編輯 2022/11/03 18:52 點閱 2715 次

你知道自己說話是什麼風格,習慣用什麼方式溝通嗎?我們說話的聲音,都和內在的心聲有著密切聯繫,能夠順暢地進行內在對話的人,發出的聲音往往是真誠而有力量的。然而,我們特別常遺漏說話時的情感,常會因為想要說服別人、讓對方聽進去自己的話,而忘記表達是人類的天賦——當聲音成為彼此內在的橋樑,我們的表達就會「有溫度」。

從聲音、表達到高效溝通,讓改變由內而外發生,本書不同於傳統的表達力教學,將帶領你重新看待表達的本質,讓你每個當下的努力都有意義,使聲音重回自由。

想問問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要和暗戀的對象告白之前,手心會冒汗、心跳會加快,或者是要婉拒朋友送出的團購邀請時,心裡會擔心拒絕之後,對方會不會討厭自己,因此變得緊張、不知所措。

發出聲音前,你的內在就很熱鬧了

這些要表達內在想法,或者拒絕他人的行為,對於我們來說都是很不容易開口的事情。在把話說出來之前,我們的內心會有很多念頭互相衝突,彷彿心裡有無數的聲音在爭吵;直到某個念頭勝出,我們才終於把言語表達出來。

有時候,這些內在的對話,是在起心動念的瞬間就完成的,我們甚至根本不會意識到這些過程。

情緒掌握說話

不過,如果我們搞不清楚自己說話的時候,內在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很有可能就會遇到一種狀況:我們說出來的話,產生了我們不希望的結果。例如,我們在超級憤怒的狀態下可能會說出「氣話」,導致和重視的人關係決裂。

所以,如果我們對於開口之前的內在變化有一定的認識,那麼我們對自己的情緒就會有更多的掌握,不輕易被情緒綁架,而失去理智。

我們說話的時候會有哪些層次呢?除了耳朵聽覺接收到的之外,聽的人心裡也會產生一些聲音,因此,我簡單將說話分成四個層次,外在與內在各有兩層。

說話的外在層次:內容.情緒

從聽覺接收到的兩種資訊,是「內容」和「情緒」這兩個層次,內容就是說話時,想要表達的訊息;而情緒,則包含一個人說話的語調、語速、音量等聽覺資訊。

說話的時候,通常我們可以意識到自己是如何使用語言的,所以如果你想要傳達不真實的資訊,例如有意隱瞞或說謊,單單從文字內容是不容易被人察覺的。

但是說話時除了內容,還會產生語氣,也就是當下的情緒。而情緒會反應一個人的狀態,所以就算你可以裝出和本意不同甚至相反的語氣,也無法裝得很久,這也就是為何我們往往會在別人說謊時感受到不協調感。

情緒會透露心裡的經歷

在對話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對方的狀態不太對,通常正是因為語言和語氣不一致。舉例來說,如果你的好朋友跟你有點不愉快,他的語言傳達出來的如果是「對不起,是我不好,都是我的錯!原諒我,好嗎?」這樣聽起來是沒什麼問題的。

但是當對方有負面情緒的時候,可能就會伴隨著挑釁的語氣,聽起來每個字都有點重,尾音還拉長。這時你就會很明顯地察覺,對方不是真的在道歉,而是在鬧脾氣了。所以,我們也可以這樣說:內容,是你希望他人相信的;而情緒,則會透露你心裡正在經歷的。

說話的內在層次:目的.期待

接下來,我們要來談談「裡面」的兩個層次,也就是「目的」和「期待」。從前一段談到外在層次時,所舉的「朋友假道歉真發飆」的例子來看,由於朋友說話的內容和情緒很不一致,讓我們能很快分辨出他說這些話的目的,並非是在表達自己很抱歉,而是在表達不滿。

你可能會疑惑:「明明對方就是想要激怒我,這背後還有什麼其他期待呀?要讓我不高興,這不就是他的期待嗎?」

你聽過一個詞,叫做「違心之論」嗎?我相信人的一生當中,一定會有心口不一的時候。就像這位朋友一樣,在他假道歉真發飆的行為底下,隱藏在表現行為背後、沒有被表達出來的,就是說話的第四個層次:「期待」。

請在乎我的感受

這種口是心非的狀況,最常出現在小孩子吵架的時候。小時候的你,被最要好的朋友惡作劇捉弄時,是不是也曾很生氣地對朋友說:「哼,我最討厭你了!不跟你玩了!」不過,年幼的你內心真正想表達的是討厭對方,然後斷絕這段關係嗎?

我想你的心裡已經有了答案。當我們說出「我討厭你」的時候,其實不是想要把對方推遠,反而是在告訴對方:「我是那麼在乎你,我也希望你可以在乎我的感受。」

你發現了嗎?「請在乎我的感受」這才是我們口是心非時,內心真正的期待。回到那個讓你感到被激怒的語氣裡,當你的好朋友挑釁地對著你說:「對不起,是我不好,都是我的錯!原諒我,好嗎?」你可以換個角度思考,其實對方可能是在告訴你:「我是那麼在乎你,我也希望你可以在乎我的感受。」

這次換我聽你說

只是,在我們還沒累積足夠多和人交談的資料庫之前,很容易被粗暴的表達方式給激怒。但是當你在人際溝通上有了更多的歷練後,你會漸漸明白,對方在說話的當下,可能是受到情緒的影響,所以他說出來的話,或者是他對你所做的反應,並不是最符合內在的表現。

這時,你的同理心就會幫你找到這個情境的突破口,你可能會這樣說:「小虎,是不是我剛剛說話讓你感覺不舒服?我剛才講話有點情緒,語速也很快,我想聽起來也許有點咄咄逼人,如果因此讓你不高興,我向你道歉,讓你不高興不是我的本意。剛剛你這樣回應我,讓我覺得你委屈了,你一定有很多感受沒能表達。我在乎我們之間的關係,不希望留下疙瘩,所以,剛才都是我在講,是不是你可以給我一個機會,這次換我聽你說,好嗎?」

拿出更理性的溝通

我相信這樣的回應,雖然不見得能讓你們馬上和好,但肯定不會讓關係繼續走下坡。順帶一提,這是我本人在生活中的說話風格,不見得適用每個人,但我真正想分享給你的其實就是背後的思考方式。

了解這個道理之後,下次和別人說話時,你或許就不會在對方用挑釁的語氣說「對不起,OK?」的時候,衝動的回應他「你那是什麼態度啊?」而是拿出更理性的溝通狀態。(昀恬/輯)

《有溫度的溝通課》
作者:羅鈞鴻(聲音教練)
出版社:遠流

其他書訊: 
《海嘯華爾街,巴菲特傳奇》
作者:趙劭甫, 趙建(作家)
出版社:崧燁文化

他是富豪中的傳奇,三十二歲就成為百萬富翁;他靠著簡單的金律與祕訣,貫徹始終邁向成功。1987年,黑色星期一股市大崩盤前三天,還是有大量的人湧入市場,對前景一片看好,巴菲特卻下令「把一切都賣掉」。三天後,股市瘋狂下跌,他的資產蒸發了3億美元,公司股價下跌25%以上。

在人們從大樓跳下來的時候,他一如往常看著文件。他自信地說這只是股市自己的調整。也是1987年,波克夏公司不僅把下跌的份補回來,還逆勢盈利了20%。最終,他登上世界首富的寶座。

《東西縱橫記藝——名畫真的很有事!》
作者:Junie Wang(旅美作家)
出版社:大塊文化

本書摒棄一般的編年史模式,在古典藝術與現代藝術之間舒展跳躍,並選擇以主題串聯、延伸的方式,結合藝術、歷史、文化、時尚等多元領域,將這些千絲萬縷牽扯交錯的人與事,結合成輕鬆易讀的文字。

透過將藝術生活化、趣味化的方式,引起興趣,讓你克服對藝術史的恐懼,並且誘發主動親近的因子,使藝術真正走進生活,澆灌心中那株美的種子無畏萌芽!

《耶穌和他的子民》
作者:保祿˙薩奇 (猶太教研究學者)
出版社:啟示

國際知名猶太教研究學者保祿・薩奇教授,在當今世代有更多史料知識之後,應用他對猶太教世界的博學多聞去解釋福音,特別是為了認識耶穌這個人,在耶穌生活的場景中,勾勒他的樣貌,以薩奇教授自己的話來說:「我的所能在於我受過猶太宗教文化學和古典哲學的培育,以希臘文和拉丁文研讀過包括福音在內的一些文獻。

所以,我會試著在包括『古木蘭文件』和『舊約經外著作』的歷史與文化思想背景上,描繪福音中的耶穌」,亦即,作者嘗試在耶穌當時的社會脈絡中去認識耶穌,解讀福音所呈現和說明歷史的耶穌:他如何表達自己、實現使命,直到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