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禱告,是一帖止痛藥》

醒報編輯 2022/10/31 20:27 點閱 2527 次

施以諾教授的這本書分享禱告對各種痛的幫助,從他臨床實際的體驗,人生有很多種「痛」是靠有形的藥物無法撫平的,在歷史上,許多名人都有他們各自的痛與難題,而禱告往往成了他們的選擇。

本書從精神職能治療醫學與聖經人物的疼痛經驗,整理出21篇藥引,幫助我們認識疼痛療程也可轉化 (transform) 我們,帶來全人健康新生命。

在精神科職能治療中有一種「痛」,叫作「職能剝奪」(Occupational Deprivation),意指被不可控的外力給限制了人生原本可以有的選項與多元性,這不但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且長久下來,對心理健康頗為不利,某些政治犯就屬此類範疇。而如果是基督徒遇上了,信仰和禱告能有助緩解心中的這種痛嗎?

少帥張學良

在歷史上,「少帥」張學良將軍在西安事變之後的人生便開始走上截然不同的路,若從今天的用語來形容,一個原本可以大有揮灑空間的富二代,就此成了被長期軟禁的階下囚。如果換成是您我,能不痛苦、不憂鬱嗎?

這樣的階下囚人生,一直延續到他隨著國民政府一起迫遷來台,而到了台灣後的一些轉機,似讓他的心靈有了些化學變化。

曾顯華寫書

根據國史館所出版的《周聯華牧師訪談錄》之官方客觀文獻記載,在台期間,張學良本來一度對佛經很有興趣,後來卻信了基督教,並在士林官邸的凱歌堂聚會,且固定有讀聖經、禱告的生活。

後來在周聯華牧師的幫助下,張學良還選修了美南浸信會的神學函授課程,甚至用「曾顯華」為筆名(筆名取材自在信仰上幫助他的三位基督徒:「曾」約農、董「顯」光、周聯「華」,以表示對這三人的感謝),協助翻譯了屬靈書籍《相逢在骷髏地》(They met at Calvary)的中文版。

骷髏地是耶穌最後被釘十字架的地方,也是耶穌在祂人生最後的痛苦時候所說出的話,話中有禱告、也有應許。張學良能翻譯這本禱告成分頗重的書,足見他當時的信仰根底已非一般。

「裝」出熱愛信仰?

有人說,張學良信基督教是「裝」出來的,畢竟出身自軍政二代,身為東北霸主張作霖之子,從小必對政治人情的操作與敏感度耳濡目染,覺得若信了跟蔣宋美齡一樣的宗教,並積極地在眾人面前虔誠祈禱、做禮拜,蔣介石夫婦就不好殺了他或苦待他,許多人認為其實張學良心裡並沒有真正的歸依基督,只是他藏得很好。

上述的分析,固然在政治上不無道理,但就筆者精神健康的角度來分析,我覺得上述狀況的發生機會太低。首先、若要一個人「裝」出對一件事、或一個信仰的熱愛,但心裏面其實卻又滿是咒罵,也許一年、兩年、十年,還能裝得下去,但要裝個幾十年,那精神狀況只怕是要崩潰了!

強大的心靈支撐

這已超過人的上限;再者、張學良處於長期被軟禁的狀況,也就是本文開頭所提及的職能剝奪狀態,而當一個人長期處在壓抑、被限制的環境下,對人生缺乏「掌控感」時,是很容易產生情緒問題的,甚至可能衍生出身心疾病,但我們並未看到張學良有任何精神異狀的記載,唯一合理的解釋,是他背後一定有某種強大的心靈力量在支撐著他,否則他很難維持精神健康。

最後一點尤其困難,上教堂做禮拜可以假裝,但要翻譯得出一本屬靈書籍卻又是另一回事了,因為除了翻譯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信仰方面的領受,畢竟同一個詞彙在不同語言文化中可以有數種翻譯法,如果張學良在基督信仰方面的感觸不夠深刻、不夠內化,則根本很難翻譯《相逢在骷髏地》這種書。

綜合以上三點,身為一個精神科的治療師,我可以合理的推論,張學良後來應是真的成為了虔誠的基督徒!張學良可能曾經也為了自己被軟禁的遭遇而鬱悶到痛!但顯然禱告與信仰生活幫助了他,舒緩了他心裡的痛。

禱告,是一帖止痛藥!

禱告,是一帖止痛藥!人生當中有很多的痛、有很多令人心痛的遭遇,是靠藥物解決不了的,是一種心靈層面的不甘或創傷;但禱告可以緩解人心的痛,讓人看見自己在造物主眼中的價值。

張學良的一生幾乎都被軟禁著,可說是相當悲情,這讓我聯想到,在歷史上大衛王曾有個禱詞:「我陷在深淤泥中,沒有立腳之地……尋求神的人,願你們的心甦醒。因為耶和華聽了窮乏人,不藐視被囚的人」。

禱告,是一帖免費的止痛藥!這個世代很多人感慨「人生好難」,覺得事事身不由己、處處受限,讓人痛苦萬分,但上帝總讓親近祂的人感受到他在祂眼中的寶貴與價值,願我們都善用這帖好藥。

1.您感受過「被不可控的外力給限制了人生原本可以有的選項與多元性的痛苦」嗎?您認為其中有上帝的美意嗎?
2.您最近一週,曾經有過用禱告來化解心中傷痛的經驗嗎?
(昀恬/輯)

《禱告,是一帖止痛藥》
作者:施以諾 (精神科職能治療師)
出版社:主流出版社

其他書訊:
《霍桑效應》
作者:喬治‧埃爾頓‧梅奧, 項文輝
出版社:海鷹文化

霍桑實驗是指在一九二四~一九三二年,哈佛大學教授喬治‧埃爾頓‧梅奧帶領一批學者,在美國芝加哥西方電器公司霍桑工廠進行的一系列實驗的總稱。這個實驗歷時9年,歷經4個階段,參加者2萬人以上,是心理學史上最著名的真人實境實驗,梅奧教授也因為這個實驗,被譽為「人際關係學說之父」。

霍桑實驗以後,梅奧教授針對經濟學理論中的「經濟人」假設而提出「社會人」的假設。他指出,人們的行為不單純受到經濟利益的驅動,還有社會方面和心理方面的需要,而後者更重要,即人們在工作中更重視精神激勵與人際關係。正是這些透過現場研究確立的基本主題,奠定人際關係理論的基礎。

《原本以為跑步的人都是笨蛋》
作者:松久淳(作家)
出版社:遠流

從最初光是跑個100公尺就喘到差點往生的夜行性病弱文青作家,一路進化到路跑成癮,不跑就會出現戒斷症的跑者體質,最終達成4小時03分全馬完賽的大叔揮汗甘苦談。

這並不是一本教你跑出最佳成績的路跑運動書,而是一位中年男子每次開跑後,與自我心靈的爆笑碎碎念對談。

《老派攝影》
作者:王啟文(創作者)
出版社:有鹿文化

在數位時代當道,所有人都在競逐更精細的畫質、更高的畫素時,發明至今已超過百年的底片,看似已被人遺忘,實際上正經歷一段類文藝復興時期的時代。從光線接觸到感光乳劑的剎那,獨特的銀鹽化學反應,無法立即回看的不確定性與驚喜,讓許多數位時代的攝影人,願意回頭擁抱這項慢技藝/記憶。

來自英國的百萬Youtuber王啟文(Kai Wong),將他對「類比」(analog)的熱情都分享在這本書裡,列出一百個底片攝影訣竅,希望幫助想要使用底片攝影的朋友,或是讓你對底片從一時好奇變成深深著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