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新聞新鮮人的信-- 一個老兵的話

孫嘉蕊 2022/10/12 09:40 點閱 2363 次

每次面試新記者,我常問「你為什麼要做記者?」,很多人給不出答案,最常聽的答案,「興趣」。興趣什麼?興趣能採訪他人?還是興趣被公眾看見?興趣能聽到別人的故事?還是興趣能看盡社會百態?

很多年輕人,其實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當記者,興趣兩個字太廣泛。接著我會再問現在當記者,薪水不高,又要足時工作,接著這條路很寂寞,如果你只想在螢光幕前的亮相,雖然每天大家都會看見你,會聽到你的新聞報導 ,但很快你會習慣,或著覺得自然而無趣。

你到底為什麼要當電視記者?

為什麼當電視記者?

我畢業自政大廣電系,當時選修兩項課程,編劇和電視新聞。從小非常喜歡看電視,當時電視還有兩扇木門,關電視後,還要一起拉上,可見電視多寶貝。媽媽補貼家計,每天上午七點推著攤子批水果沿街叫賣,我父親是退伍軍人,一個不太會講台語,卻落腳在台灣人村子的河北人,開了間雜貨店。

軍中的生活使父親的口音的早就夾雜了江浙、四川、腔調,常吃力地用鄰居根本聽不懂的台語,和客人溝通。

他的興趣就是看電視,我也是。我跟著爸爸從電視開播,以前老三台,中午一點後還收播,下午六點再看開播卡通片,晚上12點再收播。

我是電視兒童

當年雖然只有三台,但電視裡的世界五花八門,天南地北,有我最愛的卡通,媽媽最愛的歌仔戲,有爸爸最愛的黃梅調和京劇。有國台語連續劇,連今日農村,我也看,從早上的color Bar,到收播的colorBar,我是個電視兒童。我的文學起點不是書,是公視播的《傲慢與偏見》、《茶花女》等影集。我的科普知識,也是從公視,才知道鮭魚是如何從大海回到原生地,朔溪而上產卵,傳宗接代後死亡。

到了星期假日,就會有大型的綜藝可以看,歌唱,戲劇,我像海綿一樣吸收電視所有資訊,標準電視寶寶,我太著迷小方盒子裡的絢麗世界。我只要坐在家裡,就可以看遍全世界!考試考壞了,就是電視木門被闔上,貼著禁看三日,這就是最嚴重的處罰。

樂當說書人

我愛看電視,所以只在考試前看書,國三和高三下學期才開始啃書。填志願看見政大有廣電系,想自己那麼愛看電視,進這行也是條路子。誰知電視這行裡,還有三百六十五行….幕前幕後,最後選修編劇和電視新聞,是因為我非常喜歡聽故事,尤其新聞比編出來的故事,不僅真實,甚至更戲劇化。

我樂於當一個真實故事的說書人。大學生涯一晃來到大三,我開始尋找相關的工讀機會,中視和聯合報都有大四學長在新聞單位工讀。

最後我選擇了中視新聞部。在製作組裡跑腿幫新聞部印稿子、當現場助理、幫主播操作播稿機。極其幸運的是,在我畢業那年,中視居然出缺,當年能在老三台工作,穩定年俸,三節獎金加上四個月起跳甚至六個月年終,能出缺是難上加難。

那個缺,中視採用從內部的外聘人員招考,一年多的訓練,我順利地考上製作組現場導播助理缺。

想做社會記者

當年,鄧麗君過世棺木回台,李登輝赴康乃爾演講,我一個最菜的小蘿蔔頭,有幸參與幕後轉播過程。還有當年新聞,非常制式化,沒有現場音,記者說兩三段,放兩個訪問。一分二十秒,就說完一件事,我每天看著,社會案件故事發展才是驚心動魄,光怪陸離,回到新聞室,都被改成一篇篇無趣的新聞片段,我心裡想著,我想要讓新聞更好看,更真實,心裡那個想要說書的慾望慢慢越來越強,我要當記者,說一個最精彩的故事!

於是我離開人人稱羨的老三台,當年有線電視崛起,我到TVBS新聞台報考記者。當時TVBS是各組聯合招考,然後才由各組主管選人。可是我一開始就說,我要跑社會。

年輕的我以為,政治黑暗,生活太閒散,只有社會新聞最能體現人生的無常。事後我才知道,全部考生,只有我一個主動說我要跑社會。事實上,社會線也是磨練記者最好的一條路,因爲當年所有新聞,都有記者會通知,或著至少有可訪問的人事物可依循。只有社會新聞,一到現場,就是要自己在現場裡找到故事人物,自己拼湊出故事背景 ,這樣的磨練更紮實,也更適合我說書的個性。

就這樣,我說書,一説說了25年,從TVBS新聞說到東森新聞。從社會記者,說到新聞部總監。一路上,新聞裡的人哭哭笑笑,看盡人生百態,世間無常。每當我職業倦怠,我也常問自己,你為什麼要當記者,只是因為樂於當一個說書人嗎?慢慢地我發現,說書的背後是更大的價值-社會公義。

關心社會公義

當了主管後,經常有記者來想離職,不是跳台就是想換工作,我都告訴他,你想好了嗎?你的工作對象其實不是你的主管,你要定睛在你的終極目標上,不然你很快就會被每天足時的工作量壓垮、週而復始的報稿寫稿,感到疲憊而無趣。

真正支撐你的,不應該是工作,而是工作後面代表的千千萬萬閱聽人,他們才是你的老闆,你要對他們負責的人,不是你的主管,也不是我。

job、career 、mission.…工作、職業、命定與志業。是人生面對職場三個不同的層次。一般人都把工作當作糊口的工具,能兢兢業業把工作做好,這也是一種職人精神。但更幸運的人,即便轉換工作,還是有跡可循,能找到一種價值的延續。最高的層次是志業與命定,你很清楚知道,你為何而來,為何而做,就像當老師,工作就是教學生,但老師更大的命定是傳承。

當記者,工作就是做新聞,但記者的命定是藉著傳播使社會世界更美好,即使你報導的是苦難,也能讓看的人對比出善良、和自身的幸福,進而珍惜。

Mission.找出你工作的志業目的和命定,工作就不再只是對主管的不滿,兩三千元薪資的問題,你要的是什麼環境,能讓你堅守你的命定,定睛在你的閱聽人,甚至應該說是你服事的大眾身上,然後慢慢地,你就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該怎麼做!

(作者為東森電視新聞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