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氣候〉塑膠造成永久危害 政府應列管PFAS

汪中和 / 中央研究院研究員 2022/09/14 17:33 點閱 3582 次

1970年代,受到「酸雨」的影響,大家都被告誡,要防範皮膚病變及禿頭的危險。近年來,微塑膠氾濫,「塑膠雨」成為新興名詞,生態的影響擴及全球。

今年8月《環境科學與技術》期刊的一篇新研究顯示,針對2010年以來對世界各地雨水的採樣分析,發現雨水中的PFAS含量遠遠超過美國飲用水的安全建議水準;這個危機不只存在大城市、鄉村,連偏遠的南北極地區,以及西藏高原都無法倖免,成為水質安全的嚴重威脅,「化學毒雨」一詞又登上媒體的版面。

永遠的化學物

PFAS全名為「含氟表面活性劑」,是1930年代面世的全氟與多氟烷基的人工合成物,化學性質十分穩定,且防水、防油、耐高溫、及摩擦力小,因此廣泛被應用在紡織品、食品包裝材料、消防泡沫、影像材料、航空液壓油等領域。

PFAS家族約有4700種物質,其中最受關切的是全氟辛烷磺酸(PFOS)與全氟辛酸(PFOA),也是過去生產量最大的兩種全氟烷化合物。因為PFAS穩定的特性,無法被自然分解而長久存在於空氣、土壤、水域裡,被稱為「永遠的化學物」,因此一旦經由食物、飲水攝入人體,PFAS的濃度就會持續累積。

PFAS危害健康

過去40年來,已經對PFAS帶來的健康風險進行了大量研究,發現暴露於高濃度PFAS的環境裡,有血液膽固醇濃度提高、甲狀腺功能異常、免疫系統功能失調、影響胎兒發育、干擾女性荷爾蒙等不利影響,甚至可能與某些癌症有關;美國環保署最近也發現PFAS可能會影響兒童對疫苗的免疫反應。

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已將PFOA歸類為人類可能致癌物,聯合國經濟合作發展組織及歐盟分別於2002及2006年,將PFOA、PFOS認定為「持久性有機汙染物質」,也就是說除了致癌性外,它們還是一種環境荷爾蒙,對於人類的健康與自然生態具有毒害的高危險性。

PFAS的環境標準要修正

隨著更清楚掌握PFAS的危害風險,過去的20年來許多國家都不斷調降飲用水中PFAS的安全建議標準。以美國來說,今年6月環境保護署就針對PFAS發佈了四項飲用水健康標準值的更新,其中PFOA一項,就從過去的70奈克/公升,一口氣下調到0.004奈克/公升,足足下降了1萬7千倍,可以想見PFAS對健康的危害與迫切性,是絕對不可輕忽的。
我國環保署在2009年頒布的《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將PFOS列管為第一/二類毒性化學物質,並於2018年增列PFOA為第四類毒性化學物質,管制的濃度均為108奈克/公升,顯然不符國際的現況;同時,飲用水水質標準目前並未對PFAS訂定管制標準,也需要積極修正納入規範。

從最新的雨水研究看來,PFAS在全球已經擴散甚廣,對於人體健康與地球生態的衝擊,將是長期與全面的影響。政府除了要求廠商要將所有含PFAS的產品要明顯標示,給人民認識和購買的選擇權利外,還要加強稽查我們環境及飲用水系統的背景值,保障全體民眾的健康,不可再視而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