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滯性通膨是社會重大隱憂

胡業民 2022/09/01 14:02 點閱 2999 次
也有不少經濟金融主管,其實十分憂慮過重的迷信貨幣利率政策,會帶來蕭條的來臨。我國中央銀行的利率漲幅略低於西方國家,便是這種考慮的結果。(Photo from Wiki Commons)
也有不少經濟金融主管,其實十分憂慮過重的迷信貨幣利率政策,會帶來蕭條的來臨。我國中央銀行的利率漲幅略低於西方國家,便是這種考慮的結果。(Photo from Wiki Commons)

全面物價上漲或說通貨膨脹是今年最大的經濟題目。但是「停滯膨脹」才是我們社會重大的隱憂!

石油危機帶來的停滯膨脹

停滯膨脹(Stagflation)這個名詞出現於第二次石油危機。第一次石油危機出現於1973-74 年油價每桶從2.18升到11.65美元(沙烏地對以色列禁運)。而第二次石油危機1978年伊朗柯梅尼上台,油供中斷,油價從1979.7每桶18美元上升到1979.12的41美元。

次年1980年發生兩伊戰爭,油價從此不下高原,全球經濟開始大受影響。各國經不起原油如此上漲,經濟進入(蕭條、停滯)由於石油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波及甚廣,首次出現詞「停滯膨脹」,其意思是經濟停滯、收入減少,但是一般物價還在上漲,這是雙重痛苦,總結停滯膨脹的構成特色如下:

物價推動來自石油能源價格:能源需求曲線非常缺乏彈性,表示石油是難以取代的商品。油價會影響一般能源、電價、動力、運輸以及企業的成本,上漲的價格將經由轉嫁給下游消費者後,變成全盤物價上漲的推手。

石油減產、收入緊縮

時間要夠長期:1978伊朗柯梅尼極端保守派政變,到1980年兩伊戰爭爆發,能源無法下跌。全球經濟定然收縮。因為任何支出均可減少,能源支出具有高度依賴性,無法縮減。社會縱然呼籲要求節約能源,均是緩不濟急。時間夠長久,足以造成大家收入緊縮,經濟受創。

減產增加石油:根據需求曲線接近陟峭,石油輸出組織國家,因為減產價升,石油出口國銷售總收入反而增加。增加了產油國家價格結盟的減產提價的意願,和國際談判力量,導致石油價格長期無法下跌。基於以上,我們觀察此次2022年是否發生「停滯性膨脹」,比較因素如下:

以俄羅斯因素為主

一、俄烏戰爭以石油、天然氣作為打擊對手國。石油為石化、動力基礎,容易影響全面物價。歐洲現今依賴天然氣進口,短期無其他途徑的取代可能,否則代價高昂。

二、時間因素:本來以為60天結束的戰爭,如今時間超過半年,又因各國彼此制裁,石油天然氣價格回跌困難。

三、俄羅斯制裁西歐,減少每日油氣供量,總收入反而增加,盧布由弱勢變得更加強勢搶手。俄羅斯吃到甜頭,各產油國隔岸觀火、同時坐收漁利。動輒不聽美國增產之勸告。美國對中東之國際影響力式微,無法左右石油產量。

緊縮貨幣反加速蕭條

四、各國以升息因應能源成本推動,帶來的物價上漲,政策錯誤:各國不以釜底抽薪(成本面)方法-如增產石油天然氣,卻以緊縮貨幣方式企圖從需求面打擊物價膨脹之方式。此種迷信貨幣學派之升息,只會將加速蕭條之形成,因為沒有任何一個行業不因利率上升受到打擊。

這是效用有限的政策,或者說是以經濟停滯和蕭條為代價的通膨解方,結果必然事與願違,因為沒有任何經濟體可以承受「持續的利率上漲」衝擊,容易陷入蕭條。

也有不少經濟金融主管,其實十分憂慮過重的迷信貨幣利率政策,會帶來蕭條的來臨。我國中央銀行的利率漲幅略低於西方國家,便是這種考慮的結果。但是國內外利率差距過大,由於我們是外匯開放的經濟,又會影響台幣幣值貶值及資金外流。

五、觀察停滯膨脹是否發生:估計再延長兩個月,約是今年十月,如果石油維持在百元不減。加以其他貨幣收縮因素,且中國大陸經濟不振,經濟全面減緩會出現,消費支出力道會有顯著收縮。

消費支出影響層面廣

有關消費支出影響在幾個方面顯現出來:一般消費:國民所得公式中的重要項目「消費支出」(占國民經濟的66%)將相當受影響。全球性的消費收縮,將影響多國的出口貿易活動,GDP會降低。

耐久財消費:消費支出中,耐久財(房屋、車輛、大型電腦等)支出減緩最為顯著。利率升高,使得家庭房屋貸款支出大幅增加,此又減縮家庭整體消費能力。利率升高使投資量能收縮,貨幣回存債券及銀行,股市及實質投資活動不樂觀。但節能設備的發展,會成獲利產業。我們要觀察並重視這個停滯膨脹的怪獸是否出現。

最後,政府該如何因應呢?我們還有財政剩餘可以發「能源消費券」嗎?台灣年底大選以後,壓抑多時的「凍漲電價」正要蠢蠢欲動,那可是下一波大衝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