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心因猝死 專家:心房顫動是主因

杜聿鎧 2022/08/23 13:19 點閱 7902 次
心律醫學會近日將與全台29家醫院舉辦「心動列車543」衛教活動,針對心房顫動的5大危險族群、4大徵兆、3招預防推廣。(Photo by 杜聿鎧/台灣醒報)
心律醫學會近日將與全台29家醫院舉辦「心動列車543」衛教活動,針對心房顫動的5大危險族群、4大徵兆、3招預防推廣。(Photo by 杜聿鎧/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杜聿鎧台北報導】英才早逝竟是心房顫動惹禍!23日心律醫學會記者會,公布台大等5大醫學中心調查第一次院外報告,發現國人7成猝死為心因性,且3分之1並無症狀,盛行率為2~4%,推估全台有30到40萬人罹病。且心房顫動倘未接受追蹤治療恐有失智、中風與猝死風險,近日將與全台29家醫院舉辦「心動列車543」衛教活動,針對心房顫動的5大危險族群、4大徵兆、3招預防推廣。

3分之一無症狀

4大猝死危險因子SACAF分別為,性別(S):男性風險較高、年齡(A):小於65歲、心血管疾病病史(C),以及心房顫動者(AF)。年輕人與男性反而是高風險族群,70歲以上的心房顫動盛行率則有1成。

趙子凡醫師說,心房顫動是心臟的不規則跳動,不效率收縮則如水溝淤積,容易產生血塊堵塞血管,若血塊卡在腦部則會引起腦中風,小梗塞則增加未來失智風險。

溫明賢理事長提醒,心悸、胸悶、喘可能是心房顫動徵兆,不只會昏倒,嚴重更可能發生腦中風、猝死,3分之1的患者並無症狀,發現時往往伴隨中風與心衰竭的現象,一手一腳早已不能動。此次推廣活動就是為了「提醒國人提早治療,愛家人也愛社會」。

老少皆須警覺治療

謝敏雄理事說,心臟科醫師戲稱「水電工」,包辦通水管(心血管)和修電線(心律),觸電時只有觸電才會知道,心律不整也是。榮總趙子凡醫師則說,因心房震動無症狀多,但有無症狀的風險相同,如發現心跳不規則都需及早治療,若為陣發性的不規則,有賴血壓計與智慧手錶的長期監測。

張伯丞醫師則說,從嬰兒到老人、疫苗到確診都和心律不整、心跳停止和猝死相關。心房顫動的初級預防可以從飲食、運動和篩檢做起;若有心肌梗塞等病歷,則可依次級預防,安裝體內去顫器、服藥控制。急救方面,可以對患者施以心肺復甦術,並使用 AED(體外去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