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換了一個候選人之後

醒報編輯部 2022/08/15 19:17 點閱 2073 次
(中央社)
(中央社)

民主國家的選舉,近年來都是走向越來越對立。主要原因就是操作的議題就是以意識形態為主,以族群、階級、種族等等為主。

這樣的議題選擇,還連帶影響到相關的民生經濟議題,對於經濟民生發展也常落入民粹的陷阱,如果選舉不斷操作這類的議題,那就無法客觀討論民之所需,這樣的選舉自然也會流於情緒的對立,而不是議題的討論跟進步。

檢驗的力道不同

年底的選舉走到今天,居然還爆出有候選人因為碩士論文退選的憾事。這其實不應該發生,畢竟每個黨都有所謂的初選,但是往往為了團結或是其他理由,改由黨主席直接徵召。這樣雖然免去了初選帶來的廝殺,卻很可能讓候選人失去了被檢驗的機會。

像是這次林智堅的論文爭議,其實早些年的選舉就已經被提及。不過隨著他參選的官職越來越大,自然被檢驗的力道也就不一樣。

但是民進黨桃園這次是直接由黨主席指定徵召,事後諸葛來看,民進黨內同樣要參選的鄭寶清,對於林智堅的論文就有許多質疑,如果民進黨有初選,或許這些問題由黨內同志來提出,就能夠先一步得到澄清,或許就不用走到今天半途換人的窘境。

黨主席堅定如今裝沒事

當然,這次藍綠政黨許多縣市,都是採取黨主席徵召,也都造成地方不少雜音。如果黨主席想要主導選舉,那就要對候選人的種種問題負起責任。在這次桃園市選舉當中,卻是剛好相反,蔡英文主席率先支持候選人,甚至話講得比候選人還要堅決。

而對於中途換人,她卻沒有一絲歉意跟解釋,好像林智堅出包跟自己完全沒有關係,這樣就顯得太過突兀,也不符合責任政治的原則。畢竟當初的選擇是黨主席的權責,總不能人都換了,也跟沒事一樣。

政見、議題遭模糊

爭議候選人的問題,不只影響政黨的形象,更重要的是會影響更重要的民生議題討論。例如時至今日,桃園對於各項重大議題的討論幾乎都停滯,媒體的焦點也全部集中在論文跟大學考評會上,這樣等於對於桃園各樣重大議題都無法討論,也得不到討論空間,殊為可惜。

台北市的選情也有類似狀況,三個黨的候選人都很強,但是對於彼此的市政跟交通議題,幾乎沒有辦法有任何共識。內湖交通壅塞的解決方案,不可能會是這麼多候選人都沒有任何交集,但是從這幾天,候選人的交鋒幾乎都在說對方人格或是語病的問題,反而對於交通的解決方案著墨不多。

重歸討論以理服人

選舉常常有個現象,就是等到勝選後,當選人會說要採納敗選者的政見。與其等到選後才要採納,不如在辯論過程中就開始去蕪存菁,如果對於各自的方案都只有一昧地否定,就算有重大方案,也無法真正理性討論。

在對抗性這麼高的選舉中,除了候選人,各黨黨主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黨主席應該引導各樣議題的討論,而不是成為議題對抗的搧風點火者。

這次的論文危機給了各黨一個很好的提醒,只有面對問題才能解決問題。光是靠著情緒動員跟強硬說法,除了無法以理服人之外,更讓人嗅出了權力的傲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