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自己報導】在辦公室瘋狂寫稿的一天!因為行程密集還有外電的稿量,讓我11日決定在公司全力完成稿子,雖然拖到2、3點吃飯,但還是學到很多事情,對自己的行為也有不同思考與檢討,回想起很多有趣的記憶片段。
很快就要下判斷
起床看到稿單發現還有幾個行程還沒認領,後來將原本也很關注的數位中介服務法說明會換掉,變成資料開放的研討會,結果發現研討會開到12點20分,而且通常都會比表定時間延長,但11點30分又有行政院記者會,然後還外加兩篇外電與13點30分在勞動部有記者會。
這算是個前所未有擁擠的狀況下,只好採取緊急應變措施,研討會聽到一個段落就趕快收尾,還好前面有幾位專家介紹很多,引言的彭啟明召集人也有講比較具有新聞點的東西合併處理。考量通勤太花時間,也臨時決定都待在公司處理稿子,也讓自己能鎮守公司處理一些臨時性的東西。
訓練臨機應變的能力
因此行政院加外電,還有勞團的稿子後來都是在公司處理。一度還很擔心外電沒有時間寫,但還好勞工團體的訴求比較簡短,而勞動部的新聞回應也很快,讓下午的採訪稿很快就寫完了,也及時把外電處理完。然後在行政院發現今天的主題可以寫兩篇,現在拆解稿子的應變速度也開始上手起來了。
雖然忙得還蠻開心,但一回神就2點多了然後還沒吃飯!不過,記者如果可以的話還是要到場採訪,今天這樣做其實算是不得已的應變措施,但希望藉由不同情況的累積,自己的大腦也向大數據一樣,學會應對各種不同的狀況(其實人類大腦就是比AlphaGo還要複雜幾億倍的超級電腦,哈哈)。
掌握資訊可以做很多事
寫完稿後發現,今天處理的新聞很多都跟資訊科技有關,無論是早上的資料開放研討會,還是中午在行政院記者會被提問的數位發展部長唐鳳,其實還有之前的林智堅論文案,其實都跟資料處理、資訊安全等「Data」相關的議題,這也顯件人類若能蒐集到足夠的資料,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尤其記者更是如此。
在寫完心得時也想起來,其實有關資料開放的知是我過去在地理系(我是後來轉到地質系,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上課時就有接觸,還記得那時候是有個東西叫做OpenStreetMap,這個軟體當初還在海地大地震時派上用場,由於當時海地缺乏基礎設施,加上政府能力不足,其實並沒有全國性的地圖。
但透過這個軟體,民間協力合作下,就把海地的救災地圖做出來了,好像也在救災中派上用場,而且他是公開、可編輯的軟體,可見資料的開放,對於公私部門來說,都有一定的益處,不過同時也會有資安、機密資料的考量就是了。
今日新聞成果
1.米雷颱風往日本走 周末可看流星雨
https://www.anntw.com/articles/20220811-8oeb
2.中國青年就業現隱憂 兩成找不到工作
https://www.anntw.com/articles/20220811-OF6Z
3.天災假發薪有共識 勞團籲勞動部立法
https://www.anntw.com/articles/20220811-Fc5V
4.美國7月通膨8.5% 油價下跌略緩通膨
https://www.anntw.com/articles/20220811-Ki78
5.數發部落腳延平南路 將規範廣告看板
https://www.anntw.com/articles/20220811-1m8S
6.被中制裁食品業 經濟部編2億元補貼
https://www.anntw.com/articles/20220811-ew01
7.政府對外開放資料 專家:應提升品質
https://www.anntw.com/articles/20220811-2eI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