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漫談〉老年台灣已經不遠了

于國欽 2022/08/08 16:51 點閱 1705 次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這是宋朝詞人蔣捷《聽雨》一詞,道盡人生的歡樂和無奈。

老年人口比例高

關於老年,國發會每兩年進行一次人口推估會談到,今年又逢推估年,預計於8月22日公布,這份報告不只推十年、二十年而已,一推就是五十年,讓我們知道未來人口有多少,老年人口的比例有多高,老化程度有多快。

事實上,才隔兩年,除了出生人數比估計的少,老年人口增加的情況應該和兩年前的估計差不多,舉例來說,兩年前63歲的族群,當年還未進入老年人口(老年人口是指65歲以上),但今年已成為老年人口的一員,如此依據人口結構往後推個十年、二十年,即可明白未來台灣老年人會有多少?

700萬老人聽雨

依據兩年前的推估,今年(2022)國內老年人會升破400萬,十年後接近600萬,二十年後逼近700萬,二十年後,也就是2042年老人占總人口達三分之一,這是個很難想像的數字,如蔣捷聽雨一詞,每天有700萬人聽雨無法入睡,直到天明,蔣捷談的是一個老人聽雨的心情,不久的將來台灣會有三分之一的人口都懷著這個心情聽雨。

提到老年問題,多數都在談通膨、股價、房價、經濟成長,政府的心力也都耗在這些短期問題上,相較於老年,通膨、股價都是短期問題,通膨可能此刻狂升,明年狂跌,股價可能因兩岸緊張而崩跌,也可能雨過天晴而大漲,但老年人口升至600萬、700萬這件事,是不會改變的,那一天必然要到來。

老年台灣問題多

然而,人總是短視的,不論政府或個人想的都是明天、下週的事,少有人會想到二十年、三十年後的問題,即使國發會兩年推估一次人口數,見諸報端,討論了兩、三天也就歸於平靜了,政府依舊忙著選舉、人們依舊忙著賺錢,日出日落,一年又過,正所謂「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老的那一天總會來的,一個老年的台灣總會出現的,不會遲到的。

也許有人說,老就老呀,有什麼關係?關係可大了,從生產面而言,勞動力會不足,從消費面而言,消費動能會消失,從老年經濟安全而言,老年年金也會不夠,從財政而言,龐大的社會安全支出將會讓政府變得更窮,每年預算編不編的出來都成問題,還有老年失能、失智如何照護都是問題。

人們的自利心創造了市場,但上帝用年齡改變了世界,人類再怎麼聰明,技術再怎麼進步,市場再怎麼繁榮,最後都得臣服於人口的老化。

景氣的榮枯繫於市場,世代的更迭取決於年齡。最後也許我們會明白,真正改變世界的不是市場、權勢,而是年齡,當700萬人一夜聽雨到天明,那就是老年台灣社會到來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