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陷阱》

醒報編輯 2022/06/14 18:18 點閱 2393 次

我們的經驗,是根據自己所處的時空與脈絡所累積而來,因此決策時會產生利基失準的問題,往往讓結果產生偏差,甚至引發災難。想想看歷來的天災、戰爭、金融風暴、乃至橫掃全球多年的疫情。為什麼過度仰賴經驗,會導引我們走向失敗?

即便是自己的經驗,也有太多要點需要我們拆解。人們傾向將經驗分成開頭、高潮、結尾,並留住最令人感同身受的敘述。細節其實常常都遺失了,導致自己根據經驗所做的判斷可能失誤,在傳達給別人時,更有可能被錯用或忽略。

如果經驗的累積和新創的成功率有正向關係,那我們應該看到大多數成功的新創公司都是由豐富經驗的老手創立的,而且一家新創公司的成功率可以很容易從創辦人的經驗來預測,但顯然不是。

經驗需要被驗證,錨點需要被討論;我們應該讓經驗成為防呆機制,不只是墨守成規。當學習環境越複雜、充滿越多未知因素,觀察到的因果關係就越不可信。我們必須抱持客觀懷疑的精神,便能真正透過經驗,更快、更好適應環境,做出出奇制勝的決策。

經驗的正反例

網飛(Netflix)的創辦人哈斯廷斯(Reed Hastings)之前有成功出場經驗;Airbnb創辦人切斯基(Brian Joseph Chesky)則沒有。Paypal作為一個金融創新的公司,在員工人數破百的時候,出身傳統金融領域的員工也只有個位數,創辦人彼得‧提爾(Peter Thiel)、馬斯克(Elon Musk)也毫無傳統金融業經驗。

而迪士尼前主席、夢工廠共同創辦人卡森伯格(Jeffrey Katzenberg)與前 eBay 和惠普執行長惠特曼(Meg Whitman)一起創業,聽起來就是必勝的黃金陣容,但他們一起成立的 Quibi 影音平台,推出半年就失敗。我們總可以找到各種正反案例去支持或反對經驗的重要性。

瞭解產業的遊戲規則

從我自己的創業經驗和輔導新創企業的經驗來看,我對於「經驗」這件事情也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態度:請一個產業經驗豐富的人加入團隊,好處是知道各種成敗案例和故事,也了解產業的遊戲規則,可以少走一些冤枉路。

但壞處可能是一些「好的」冤枉路,由於不了解前後全貌,而被我們當成失敗公式並拋棄,反而錯過一個潛在的成功機會。或者那些熟悉產業的人,由於太習慣很多做法,因此會有很強的慣性接受或排斥某些嘗試。

投資Facebook

尤其許多臺灣人喜歡先觀察那些跑在前頭的案例,一旦成功就跟上、失敗就讓別人繳學費就好,這種便宜行事的做法反而讓自己距離巨大的成功越來越遠。

彼得‧提爾在Facebook很早期的時候用五十萬萬美金投資,後來獲利十七億美金。當時在Facebook接洽很多投資人的時候,投資圈已經瀰漫一股對社交平台避之唯恐不及的氣氛,圈內已經知道這些平台的活躍使用者都呈現衰退的趨勢。

但提爾沒有困在這些聽起來已成為常識的表面資訊,他到處打聽活躍使用者驟降的原因。後來他了解到,真實的原因和大家以為的相反,實際上是湧入社交平台的用戶增加太快,造成伺服器頻繁當機,所以是使用者體驗不佳造成的流失,而非使用者開始遠離社交平台。根據這個資訊,他下定決心投資Facebook。

用有限的經驗作更好分析

我們都知道自己的經驗有限,但因為人的大腦本來就傾向把有限資訊串成完整的故事和因果關係,我們很難不從自己的經驗判斷未來的事情,而且還覺得自己很正確。這本書不僅點出人們的盲點,更重要的是也提供了解方:如何透過更仔細的分析了解事情全貌和因果關係,並幫助我們做出品質更好的決策。

作者舉出許多具體的分析方法: 1. 不要太依賴美好經驗的回憶,盡可能用客觀角度回顧過去。2. 多關注自己以為不重要的細節,有些細節可能是影響最終結果的關鍵。3. 儘量多問What、Who、Where、When、Why、How,才能更接近事情的全貌。4. 持續和他人交流並刺激思考,避免讓自己的經驗有太多片面誤導。

判斷有價值的投資

書中提及一個創投:貝西默風險投資機構(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 它勇敢公開自己錯過的投資清單,包括Apple、eBay、Facebook、FedEx、Google、Intel、Paypal 和 Tesla。Airbnb 也公開五名潛在投資人的拒絕信。這些投資人都認為 Airbnb 的點子無利可圖,有兩名投資人連回信都沒有。

很多資深投資人已經看了無數的案子,但仍然很難判斷出一個新創的點子和團隊的勝率如何。精實創業(lean startup)和敏捷開發(agile)是資深創業者所熟悉的方法論。作者認為這些方法是透過原型製作、實驗與迭代法建立可靠的經驗,而不是嚴格控制計畫來做出最終的產品,這些方法可以降低經驗的局限。

但很可惜的是,這些方法尚未成為常態。絕大多數的組織沒有讓成員有空間探索出真正有價值的點子,反而是用高度控制性的計畫限制未來的發展。

辨別資訊的正確性

另外,很多創業者也很喜歡吸收各種資訊和知識,盡可能了解各種失敗和成功因素,但這些資訊來源很難呈現完整樣貌。我們大部分看到的都是成功故事,但成功真正的原因我們未必知道,有可能是故事中描述的原因,也有可能是時機、政策等外部因素所造成的結果,但這個結果被用一個吸引人的小故事去解釋,讓文章廣泛被傳播,大家也信以為真。

失敗案例也很少被公開,自然更難被分析,通常只有自己經歷這過程後,才有辦法知道真正的因果關係。培養自己不放過蛛絲馬跡的分析能力,積極和不同的人交流,多聽取和自己不同的意見和經驗,我相信一定會讓自己的判斷能力有所精進,做出更好的決策。
(小凡/輯)

《經驗陷阱》
作者: 埃姆雷.索耶爾(行為科學家), 羅賓.霍格思(榮譽教授)
出版社:馬可孛羅

其他書訊:
《數據的假象》
作者:卡爾‧伯格斯特姆 , 杰文‧威斯特
出版社:天下雜誌

有圖有照片不一定有真相,數字表格簡單清楚其實更容易藏貓膩,大數據陷阱多多更容易扯大謊。如何偵測科學鬼扯?如何識破數據資料不合邏輯的破綻?
是現在深度偽造時代非常重要的自保能力。

兩位作者在華盛頓大學開設同名課程,受到極高的討論和迴響,他們運用統計與生物學領域的專精知識和經驗,以生動幽默的方式,拆解取樣偏誤與數據資料數位化混淆視聽的案例,檢視我們的生活多麼容易受到各類數據假象的影響。

《生於奮鬥》
作者:盧彥勳, 盧威儒
出版社:臺灣商務

從2001年,盧彥勳決定踏上職業網球選手生涯,他既沒有資源也沒有背景,太多未知險阻橫在眼前,為了父親的期許與對網球的熱愛,在哥哥與媽媽的陪伴與支持下,踏上征途,那一年他只有18歲!

2004年,年滿20歲,打進世界前100名!2010年11月,他的世界排名更提升到ATP33!20年來,他五度代表台灣參加奧運比賽,他更是台灣男網第一位打入溫布頓大賽前八強的男子球員!在這些驚人紀錄的背後,有哪些酸甜苦辣是我們沒看到的?就讓我們從頭瞭解這位台灣之光如何成為網壇傳奇!

《王棉幸福刺繡:可愛又時尚!臺灣野鳥刺繡》
作者:王棉(資深刺繡職人)
出版社:雅書堂

本書收錄20餘種可愛的鳥兒品種,運用各式繡法、亮片、珠珠等巧思,將其設計成時尚穿搭的刺繡鳥兒model圖像,並巧妙裝飾於框物、衣飾、口金包、別針飾品、零錢包等生活小物,讓手作創意也能與日常完美結合,讓刺繡作品不再流於僅為藝術收藏,而是能夠走進居家日常,點綴手作人每一天的可愛印象。

其中詳細解說鳥兒刺繡的基本製作教學,內附詳細彩色圖稿解說及原寸圖案、紙型,豐富收錄王棉老師細心解說的針法小教室,內含20多種針法彩色圖解,即使是初學者也能輕鬆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