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雜記〉守住一座山頭 保住一座村落─社會企業省思

游常山 2022/06/02 11:09 點閱 1642 次

台東縣太麻里鄉好遠。

人說是台灣本島第一個見到新年日出曙光鄉鎮,排灣族的原住民,與海岸阿美族間隔的部落,讓這裡充滿了西北部都會來的人眼中,濃厚的異國情調。

紅色的拱橋,好夢幻的感覺。在山坡上看過去。

獨立的第一步

地處觀光產業的熱門聚落,台東縣太麻里的溫泉教會,社團法人花蓮縣谷若思全人關懷協會,贊助添購了第一隻「金雞母」:咖啡機,莫看這小小一組數萬台幣價值咖啡機,卻是意義重大:在這山光水色的觀光重鎮,一個弱勢的偏遠教會終於往「獨立自主」邁向第一步。

為什麼谷若思全人關懷協會要幫忙呢?為什麼這個小小的原住民部落的溫泉長老教會添購咖啡機有指標性意義呢?歸根究底還是要解決經濟的問題。

長久以來花東地區的偏遠部落,都有「留不住年輕人」的問題。愈有競爭力的青壯人口,外流愈嚴重。年輕人去都市念完大學後就留在就學地,因為回到故鄉,放眼望去,鄰近的五星級觀光飯店多半是漢人老闆,櫃台文職人員也是都市來的大學畢業生,原住民年輕人有了學士方帽子後難道會做清潔工、司機等藍領工作?

什麼是「社會企業」?

這是一個新的全球潮流:「社會企業」指的是一個用商業模式,來解決某一個社會或環境問題,例如:讓弱勢團體透過做生意的方式,提供具社會責任或促進環境保護的產品/服務、為弱勢社群創造就業機會、採購弱勢或邊緣族群提供的產品/服務等。

社會企業如果賺了錢,是要把錢捐作公益,而非放入股東口袋。這是社會企業與一般企業最大的差異:在歐洲,至少七成的稅後盈餘會捐贈社會公益;而台灣的現況是,「社會企業」的法人地位不明,併入「公司法」管理,而現行的「公司法」甚至沒有「社會企業」的專章,於是很多企業做的事不過是「企業社會責任」層次,卻自稱是「社會企業」,實在是混淆視聽。

競爭與創造

重點在:無論企業做好多好事,其稅後盈餘若僅僅是少少捐作公益,就不能成為社會企業,只有像是歐洲那樣,稅後獲利要有七成以上捐贈出去做公益者,才有資格自封為社會企業,這種嚴格的定義是不容許魚目混珠的。

或許我們可以來看看他山之石:在英國與德國,社會企業結合了傳統企業的競爭與社會公益的創造,運用商業手段使得組織能夠自給自足、永續發展,以達到組織欲極大化其社會與環境影響力之目的。

守住一座山頭

由基督教台灣長老教會退任牧師陳在惠牧師主持的社團法人花蓮縣谷若思全人關懷協會,想要藉咖啡機來實現社會企業的夢想。因為台東縣溫泉長老教會的四十來歲的陳文龍牧師說,有時候要守住一個村落,必須先守住一座山頭,太麻里附近的秀麗大自然,若是任由強勢資本家來去,剝削式的經營,本地的弱勢家庭如何翻身?會讀書的本地菁英有什麼動力留下來為故鄉奮鬥?

在我們的父祖輩,台灣有過經濟奇蹟,製造業創業的友善環境,讓我們看到台灣獨特的發展經驗;2008年以後隨著北京奧運中國崛起的浪潮,台灣拱手讓出「世界工廠」的美稱,也讓我們年輕人近十年來沒有發展機會,「文化創意產業」、「社會企業」都喊得很響亮,但是成功者不多;「社會企業」其實在平衡社會的落差更重要。

唯有讓產業紮根,生財工具屬於在地居民,才有可能讓流出去的本土菁英回流。「守住一座山頭,保住一座村落」,讓更多社會福利團體看到,經營模式不斷擴散,則「終結花東地區的世襲貧窮問題」,才有可能得到釜底抽薪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