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71》大家竟想去管倉庫

王建煊 2022/06/02 10:54 點閱 1673 次

有個朋友,兒大學畢業,同時考取某公家機關及外商公司。

女兒想去公家機關,理由是工作輕鬆有保障。父親則希望女兒去外商公司,理由是可以養成較高的工作效率。這位朋友自己是公務員,他進 一步解釋說,在公家機關輕鬆慣了,將來就無法再適應高效率的工作。

反之,在外商等忙碌的地方工作久了,再到低效率的機關服務,會輕鬆愉快,所以他要女兒先到外商公司去磨練一下。

人性好逸惡勞

我很認同這位父親的看法,這才是愛子女、給子女較多成長機會之道。不磨練、不辛苦,是不會成為大才的。但是好逸惡勞是人之通病。

我在1961年大學畢業後考上海關。我們同時考進去的有好幾十人,大家也是好逸惡勞。我們居然聯合起來,一起去會見當時關務最高的主管財政部關務署署長,要求他讓我們去看管倉庫。當時海關有一種工作是由關員看守儲藏,等待完稅貨物的保稅倉庫,工作極為輕鬆,但是毫無意義,也學不到甚麼東西。但是大家就是喜歡去,理由是輕鬆。

關務署長接見我們,態度十分客氣,但是仍然忍不住地說出,現在的大學畢業生為何這樣的短視、沒出息等重話,他對我們好像很失望。最後我們的要求當然也不被接納。

人才成長的絆腳石

後來我又考上中央銀行,一次考進去二十人,大家在實習一段時間後,實際分發工作時,絕大多數的人第一志願都是央行的經濟研究處,因為那是個研究機構,看書的機會多,壓力較小。至於業務單位大家則避之為恐不及,人之好逸惡勞,由此可見一斑。

好逸惡勞雖是人性的自然現象,而且是從很年輕就開始的,但卻是人才成長中的絆腳石,因此必須加以抑制調整,誰能將其壓抑至最小範圍,誰就是贏家。

有錢人家的孩子好逸的機會較多,窮人家子女雖亦有好逸之心,但機會甚少,吃得苦中苦的機會反而較多。所以生長在窮苦家庭,物質生活雖差,磨練的機會卻多,窮人家子女成才者有時反而較多,就是這個原因。

成為人上人

富有人家的父母如果能瞭解這番道理,多給子女吃苦磨練的機會,除去其好逸惡勞的劣根性,在良好的物質條件支援下,應可培養出更優秀的人才。

所以有些企業家,雖然孩子已取得博士學位,但仍要其由公司的基層工作幹起,甚至要他先去別人家的公司謀份工作以增進磨練機會。可惜的是,這些父母雖有磨練孩子之心,但大多執行得不徹底。

古語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好逸惡勞是不可能成為人上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