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全球解封 台灣防疫有調整空間

醒報編輯部 2022/02/22 18:02 點閱 1538 次

瑞典全球開第一槍,正式宣布新冠肺炎疫情結束,全面解除防疫措施,世界各國都在疫苗注射率達到預定目標後,積極解封。反觀台灣防疫在執行檢疫過程中,應注意人民感受,不宜過度嚴苛,避免造成民怨。

全球解封是現況

Omicron病毒傳染性高,但是重症或致死率低,已是全球公衞界共識,與病毒共存,「流感化」漸為各國認同,解封、開放邊境、或取消嚴苛的防疫措施,是世界各國防疫趨勢。

澳洲宣布自本(2)月21日開放邊境,只要注射2劑符合規定的疫苗,即可免隔離入境。紐西蘭決定3月下旬解封,開放邊境,條件與澳洲同。丹麥即使每週仍有接近4.5萬人確診,比例駭人,確診人數共計212萬人,死亡人數達3954人,但因Omicron 病毒致死率僅0.186%,趨近流感化,正式決定解封,甚至不用戴口罩。

德國、瑞士、奧地利、英國、挪威、泰國、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法國、加拿大、美國、義大利⋯⋯,各國都在解封,或者宣布恢復正常生活,即使確診,只要不是重症,都不再強制隔離。

台灣防疫極嚴格

中國大陸強制清零政策,人民付出沈重代價,備受批評,固無論矣。台灣現已積提高疫苗注射率,甚至已有不少民眾注射第3劑加強針,即使確診,亦多為輕症,或無症狀,重症或致死率大幅降低,政府防疫政策,應可考慮適度放寬,例如被匡列人民,是否有必要再要求強制居住防疫旅館,或居住檢疫所,都可再重新檢討。

至於少數違反防疫規定之人民,如非故意或惡性重大,或危害社會情節嚴重,如需警惕其注意,應考慮不宜處罰過重,避免造成人民不必要之傷害,反而失去刑罰以教化為目的之意義。

防疫不能貼標籤

政府在防疫過程,亦須避免人民誤會被「貼標籤」,例如,內政部在春節前特別宣布,入境者在過年連假期間,仍須完成14天居家檢疫,若違反居家檢疫相關規定,將依「傳染病防治法」移送集中檢疫,並視個案違規情節加重處罰。這項宣布,恐已疏忽海外僑胞的感受,誤以為政府不歡迎僑胞返國。

據了解,僑胞甚至在FB社群媒體上,成立「台灣海外Covid 19自救會」,傾訴返台檢疫的困擾及強制隔離,或被重罰的遭遇。由於絕大多數僑胞都是久居海外,不了解國內防疫情況,或因歐美國家防疫較鬆散,不習慣台灣防疫規定,此時很容易誤會被「貼標籤」。造成與政府的隔閡,至為可惜。

防疫應與時俱進

如今檢疫所最近更發生被匡列民眾不僅要檢查隨身行李,菸酒、危險物品一律沒收,甚至連家人送來的飯、菜、零食,都被打開檢查,巧克力零食被揑碎,飯菜被任何意翻攪,都造成人民不滿,檢疫人員尤須特別注意,以免造成民怨。

世界各國都在針對疫情發展,調整防疫作為,朝向解封、開放邊境,甚或宣布疫情結束方向發展,政府在防疫政策,或管制作為上,亦應與時俱進,避免造成人民生活的不便或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