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為防疫長期鎖國 失去競爭力難再回

醒報編輯部 2021/12/09 11:03 點閱 1299 次

歐洲在台商務協會及澳紐商會最近建議,台灣長期防疫鎖國政策,將使國際人才、貿易、投資於競爭中落後。應開放邊界,允許企業和人民聯絡,恢復商業活動,才能讓經濟蓬勃發展,有利人民恢復活力。防疫不能長期鎖國,政府應審慎考慮調整策略。

14+7成本太高

歐洲在台商會在(ECCT)在2022年建議書中,提出170項建議,關於防疫管制方面,認為台灣需考慮逐步放寬邊境管制,尤其是商務人士面對14加7天的管制,時間成本太高,不符實際。企業人才需有合理方式入境,企業關鍵職位和替代人才僱用,都應陸續開放,才能讓台灣與國際接軌。

歐洲商會舉例說,有國際企業實施輪調,將新加坡總經理調往台灣,卻遲遲無法入境,直到專案批准才解決,同案台灣區總經理調往新加坡,卻早已入境工作,這種作法非常不合理,將影響台灣國際競爭力。

歐洲商會認為,台灣防疫成功,得益於獨特的地理及經濟環境,置身於疫情最惡劣影響之外,如今疫情威脅程度已逐步趨緩,台灣不宜再憑恃此優勢,維繫經濟運轉,不合理的邊境限制,應逐步放寬或廢止。

澳紐也建議開放邊境

無獨有偶,澳紐商會發表2021年白皮書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爆發2年以來,澳洲、紐西蘭、台灣都迅速控制疫情,未來應可考慮與病毒共存,不宜再繼續關閉邊界,3國政府需要就如何合作,是否開放3地之間旅遊進行討論,包括調整疫苗接種要求,減少來自低風險國家完全接種者的檢疫期等政策。

白皮書進一步說明,台灣是紐西蘭第七大出口市場,澳洲第九大出口市場,開放邊界,允許企業和人民相互聯絡,恢復商業活動,有其意義,以確保處於有利位置,讓三地經濟蓬勃發展。

航班、路線開放不足

彭博通訊社自去年11月,追蹤防疫期間全球53個經濟體防疫成績,迄今已滿1年,台灣最新排名為第47名,屬後段班,1年來的綜合排名為第31名,去年11月台灣曾經居第2名。

根據排行榜最新統計,台灣疫苗覆蓋率47.2%,比歐洲國家7成以上,日韓近7成,明顯偏低,封城指數49,比其他國家略好,但是航班數量和旅行路線數量,遠不及其他已開放邊境的國家。

防疫不宜長期鎖國

中國大陸和香港堅持「清零」政策,雖然不時實施封鎖,但2021年初以來,國內活動水準下降,未超過10%,而且死亡率最低,每百萬人只有3人死亡,紐西蘭第2,每百萬人8人死亡。

歐洲在台商務協會及澳紐商會的建言,證諸彭博通訊社防疫成績,都值得台灣參考,「清零」政策固然重要,但是各項措施不宜一成不變,造成人民暴力衝突頻傳,且使國際商務往來陷入困境,人民無法交流,過猶不及。

如何取得防疫及人民正常生活之間的平衡,正考驗政府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