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清華大學校友會在新竹清華大學校內育成大樓設立「清華海峽研究院」、「清華海峽研究院新竹辦公室」,從事技術研發、攬才、投資,遭質疑被中國大陸勢力入侵。教育部要求該辦公室立即停止運作,並即刻撤離。
根據大陸「清華海峽研究院」網站內容,「清華海峽研究院」於2015年4月17日成立,是由廈門市人民政府、北京清華大學共同成立的按企業方式運作的事業單位;同時也是北京清華大學繼深圳、北京、河北、浙江之後與地方共建的第五個地方研究院。
我們不知道該網站是否已被及時更改,但由目前內容看來,只一句「促進海峽兩岸融合」,其他並沒有任何政治宣示或牽扯到台灣的清華大學或清華大學校友會,或許後來他們希望能跟台灣的清華大學多加合作,所以透過台灣的清華大學校友會來設立一個辦公室。
恐有寒蟬效應
重點是辦公室裡面到底有多少人?來自何方?有甚麼背景?可以有能力「在台從事技術研發、攬才、投資等業務」,並「協助中企挖角台灣人才,整合兩岸清華人才及研發優勢」呢?
學術交流本是促進兩岸互想了解的好方法之一,經過此事件,可能很多大學和很多老師難免會有寒蟬效應。未來牽涉到兩岸的任何交流或事物,可能事先報備是最安全的一條路,雖然增加很多麻煩和行政程序,但在目前的氛圍下也不得不如此。
政治不再正確?
另外大家不要忘記11月7日剛好是馬習會六周年,亦即在2016年5月20日之前是馬英九當總統,國民黨執政時代,那時候兩岸的交流是「政治正確」,和現在兩岸結凍,交流是「政治不正確」的狀況不同,所以不能以現在的時空來判斷那時候的行為。錯只在清華大學校友會政治敏感度不夠,換黨執政時沒有馬上將此辦公室結束。
兩岸的關係剪不斷、理還亂,而且還隨著政治環境的不同而變化,除非就是和大陸徹底斷絕關係,「田無溝,水無流」,否則很容易動輒得咎。但根據統計,2020年台灣對中國大陸(含香港)出口就達1,367.4億美元,佔台灣總出口值的43.8%,再加上數以萬計的台商,在大陸工作或求學的台灣同胞,這要如何斷絕關係,不再往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