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行導演才在一個多月前不幸去世,他的最佳編劇拍檔、比他大一歲的張永祥(圖)竟然也隨之而去,令人慨嘆與悼念。也許,這對好朋友相約在天堂,再合作編導另一個人生的電影亦未可知!
獲頒金馬終身成就
猶憶五年前的2016年,台灣編劇泰斗張永祥獲頒金馬獎終身成就獎,是首位以編劇身份獲頒此項殊榮的影劇工作者。已高齡87歲的老前輩高高興興的從美國返台領獎。當時他的身體還相當硬朗,在參加官方頒獎活動之餘,還應「中華編劇學會」之邀辦了一場專題演講,給許多從事編劇的晚輩傳授其編劇經驗。當時筆者也有參加,受益良多。
很多人都知道,「編劇」這個職位在台灣影壇一向不受重視,只要看看國片的海報上大都找不到編劇的名字便可見一斑。直至「編劇張永祥」的出現,這個現像始有點改變,但也只是他個人一枝獨秀的表現。
一生撰寫160多部劇本
自1960年代中期開始,「張永祥」的名字成為可以跟明星和導演一樣可以招徠觀眾的電影主創人員,也是作品質量的保證。
他一生共撰寫160多部劇本,涵蓋舞台劇、電影、和電視劇本,是產量最多的台灣劇作家,且獲獎亦最多,曾四度獲得亞太影展最佳編劇獎和五度獲得金馬獎最佳編劇獎,又在1974年獲國家文藝獎,令人有個錯覺,彷彿在那二、三十年裡,台灣電影圈只出來了這麼一位傑出編劇。
張永祥的創作力十分驚人,且長期維持專業水準於不墜,這種能耐是怎麼得來的?
閱讀大量文學經典
據前輩在演講中表示,他從政工幹校第一期戲劇組畢業後,曾在南台灣的軍中劇團工作,長達五年。當時他一個月的薪資大約只能買一包香菸,沒有其他娛樂條件,故一有時間就到圖書館看書,閱讀了大量的中外文學經典作,為他日後的編劇工作累積了深厚的文化養份。
1954年左右開始嘗試寫話劇,以他的童年記憶為題材完成了第一個劇本《陃巷之春》,由時任軍中劇團演員的孫越飾演男主角,演出後轟動一時,其後連獲4年的「軍中文藝獎」,使他對自己的編劇信心大增。
一舉拿下最佳編劇
接著中影要開拍《養鴨人家》,可是公司對劇本不大滿意。老師李曼瑰教授知道張永祥寫舞台劇的功力,便推薦他試寫一稿。不久,中影通知張永祥隨製片組到宜蘭鄉下實地觀察。他在當地遇到一位還在台大農學院就讀的學生,他家就是養鴨人家,主動提供張永祥許多鴨農的相關細節,兩人甚至坐在鴨棚邊竟夕長談。
經過這第一手的「田野調查」,張永祥回到台北後只用了一個星期就寫好了劇本。龔弘看了很滿意,尤其對張永祥在編寫影片的結局時給出的「恕道」意念所打動,導演李行亦無反對意見,影片劇本便定案,籌備3個月即開拍。
《養鴨人家》劇照。
《養鴨人家》在1964年12月18日起推出公映,廣受觀眾歡迎,還捧紅了「養鴨公主」唐寶雲。張永祥也是初試啼聲即一鳴驚人,以此片獲得第十四屆亞洲影展最佳編劇獎,從此成為國片影壇的王牌編劇。在中影那幾年,張永祥陸續寫下了:《我女若蘭》、《還我河山》、《路》、《寂寞的十七歲》、《貂蟬與呂布》、《第六個夢》、《玉觀音》、《家在台北》、《還君明珠雙淚垂》等片。
《秋決》費心費時
其中,《家在台北》獲第十六屆亞洲影展最佳編劇獎,《還君明珠淚雙垂》讓他首度獲第十屆金馬獎最佳編劇獎,但張永祥自認為描寫榮民築路工人父子情的《路》是他自己比較滿意的一部電影,可惜並不賣座。
1970年代,台灣的民營電影事業蓬勃發展,已成為大導演的李行和白景瑞都趁機脫離中影,跟幾名中影舊部合組「大眾電影公司」,張永祥亦為股東之一。自《心有千千結》開始,大眾公司的重要電影作品均由張永祥執筆,包括李行的《秋決》和白景瑞的《再見阿郎》這兩部經典作。
《秋決》劇照。
《秋決》是李行導演的畢生代表作,劇本由張永祥花了九個月時間重寫定稿,是他最耗費心力也耗時最長完成的一個劇本,當年曾經付梓成書且公開發行,是十分罕見的出版壯舉。
順應市場潮流
這段時期,的確是張永祥編劇創作力的高峰,精彩劇作不斷推出,包括李翰祥導演的《揚子江風雲》(1969);宋存壽導演的《母親三十歲》(1973);白景瑞導演的《我父我夫我子》(1974);李行導演的《吾土吾民》(1975);徐進良導演的《雲深不知處》(1975);陳耀圻導演的《蒂蒂日記》(1977)等等。其中《吾土吾民》讓張永祥再度獲得金馬獎最佳編劇獎。
另一方面,那時也是「瓊瑤電影」大流行的年代,連大導演李行和白景瑞也都順應潮流,大拍輕鬆賺錢的「商業電影」。張永祥一向自謙為「編劇匠」,他曾於聯合報副刊發表一篇題為「自說自話」的短文,破題竟寫道:「我很自知:編劇是一份幕後的工作,也很自足;寫了劇本能得到稿費,就可養家了。」
文中他也提到,曾向一位製片人提過自己「有一個意念」想拍成電影,卻被反問「為什麼要花幾百萬拍你一個意念?」張永祥寫道:「從此以後我再沒有意念了!」
重返寫實主義
張永祥收起他的個人意念,遵從市場需要,一共改編過十多部瓊瑤小說,包括《彩雲飛》、《海鷗飛處》、《一簾幽夢》、《秋歌》、《我是一片雲》等等。直至李行因故跟瓊瑤鬧翻,重返寫實主義陣營,張永祥總算可以把個人的創作意念再拿出來。取材自殘障青年鄭豐喜自傳的《汪洋中的一條船》(1978)是轉型的第一炮,公映後叫好叫座,張永祥第三度獲得金馬獎最佳編劇獎。
緊接著寫下《小城故事》的原著劇本,第四度獲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原著劇本獎。1980年,兩人再度合作台灣文學家鍾理和的傳記電影《原鄉人》,亦獲得廣泛好評。
《小城故事》劇照。
1986年,張永祥出仼華視節目部經理與顧問,長達八年。其間,策畫了《包青天》、《施公奇案》、《土地公傳奇》等幾部收視長紅的古裝連續劇,開啟了台灣電視「長壽劇」的風潮。直至70歲退休,他才徹底退出影視圈,移民赴美,在南加州與一家人共享天倫之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