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時晴〉疫情防制進入下半場 政策還在慢半拍

蔡又晴 / 資深媒體人 2021/09/23 14:31 點閱 2142 次

美國宣佈11月開始沒有打滿兩劑疫苗的人,不得入境美國。台灣第一時間的反應是好神在在,因為政府以為是針對之前美國下達旅遊禁令的國家,沒想到隔了一天,才終於確認,是所有外國人入境美國都需要打滿疫苗。

保守、官僚作風

這陣子台灣政府面對疫情,其實都有類似的問題。守成有餘,開創不足。疫情入侵台灣,政府的確可以事後積極防堵,甚至快速封鎖可能傳染的地區,台灣也因此,在幾波傳染當中,都可以說是安然過關。但是對於疫情政策的領先性,台灣政府卻是一反常態的保守,始終沒有辦法走在國際前面。

另外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疫苗的問題。台灣疫苗的施打率其實不算高,尤其台灣相當大比例的疫苗來源是國際的捐贈,對於一個在世界經濟扮演重要角色的國家來說,台灣在疫苗的取得上實在是不及格。尤其在許多次民間積極想爭取疫苗時,政府的回應也是相當冷漠,直到蔡總統介入後,政府才願意全面配合,這當中表現的保守與官僚其實頗為讓人失望。

就學、貿易受阻

疫情已經持續將近兩年,許多國家都已經開始推行與疫情共存的政策,這當中包括了「疫苗護照」,也就是有打過疫苗的可以優先入境。

台灣不是沒有討論過這些問題,早在歐美開始討論的時候,台灣就有民間人士詢問政府的因應,當時政府在研議中,直到現在已經幾個月了,我相信還是在研議中。政府擬定政策必須要有遠見跟創意,尤其疫情當下,經濟活動被限縮得很厲害。如何跟國外交往,這當中包括了就學跟貿易,必須要盡早規畫,至少也要掌握國外政府的動態。

這次美國宣布打滿兩劑疫苗才能入境的政策,最先問到美國官方回應的是媒體,得到的答案比政府的更準確,這才是我們要檢討的大問題。

政府壟斷了解釋權

防疫因為牽扯的部會權責眾多,必須統一由指揮中心來調度指揮,但是時至今日,卻也因為指揮中心權力高度集中,只要指揮中心不願意或不想要回應的議題,連地方首長、立委或是議員,都莫可奈何。這也成了台灣政策可以越趨保守的理由,因為壟斷了解釋權,往往把防疫當作拒絕跟外國來往交流的理由。

國際已經開始恢復各種正常的政治外交跟經貿活動,台灣如果還以為世界還在各自鎖國,那只是鎖死自己。

這幾天中國已經搶先申請加入了CPTPP,結果台灣隔了幾天才趕緊也提申請。說要加入不是也談了好一陣子了嗎?為什麼直到中國加入,台灣才開始感到緊張?那就是因為以為現在還在疫情期間,殊不知國際早就開始了下一回合的較量。台灣的慢半拍,不只是面對疫情政策的制定與創意,連國際貿易跟外交都沒跟上。

台灣在這波疫情中,其實不斷受惠於美國為首的各國支援,包括了疫苗研發還有疫苗配送。原因都是為了協助台灣,讓台灣成為對抗中國的橋頭堡。但現在已經是到了自立自強的階段,政策不只要求穩,更要求新、求變、求領先。

世界沒有因為疫情而停下,現在更不會為了台灣而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