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台北,我街道》

醒報編輯 2021/09/14 09:23 點閱 4815 次

除了焦元溥寫消失的羅斯福路唱片行,馬世芳寫來不及參與的麥田咖啡館,張亦絢寫她的木柵路,崔舜華寫她的潮州街,吳鈞堯寫他的重慶南路,何致和寫永遠在他心底流動的西藏路。

更有陸穎魚在台北街頭思念香港,顏訥在往生者帶領下探索她不知道的台北,陳雨航在文章不斷叩問,自己是否是台北人?而被言淑夏形容為春天繼母的台北街道,也有楊佳嫻的236公車呼嘯而過,裡頭住有陳宛茜認識的清朝耆老、陳又津描寫的公娼,以及駱以軍眼中身懷內力的各路高人。

除了作家視角,更有來自法國的攝影師余白,用鏡頭拍攝他安身立命這麼久了的第二個家。閱讀他們的台北,讓我們更深刻了解這座城市。

前幾年因為五月天專輯《自傳》中的〈任意門〉,讓一家叫做「搖滾萬歲」的唱片行受到關注——是的,那不是編出來的歌詞,真有這家唱片行,曾在士林文林路468號二樓。雖叫「搖滾萬歲」,店內什麼音樂都賣,包括頗具規模的古典樂,一度還兼營咖啡廳。

寫專欄 賺稿費 買唱片

我和古典音樂結緣早,十歲開始著迷這門藝術,高中聯考後為雜誌撰寫相關論述。雜誌社在新店寶橋路,對那時的我來講,簡直像在七星山。稿酬一字一元(嗯,那時就是一字一元),由於還未成年,郵局開戶太麻煩,因此我每個月都爬一趟七星山,搭漫長的公車去請款,順便和編輯聊天。

我寫的是長篇專欄,字數常在八千一萬以上,稿費以1993年的物價水準和高中生的生活花費來說,相當可觀。但不幸的是若要回家,就必須在公館轉車。這一轉,稿費也就所剩無幾了。

雖然也沒太久之前,但那是一個沒有youtube,沒有mp3,音樂要透過實體媒介播放才能聆聽的時代。也就是說,想要欣賞錄音,需要花錢。由於店家頂多提供選擇性的試聽服務,購買唱片也就成了賭注與投資:受限於財力,買家對曲目與演出者,下手前多半做了功課,對買到的錄音多少也具有敬謹之心,特別是那些自己親自體會,確實偉大神奇的演出。

講究設計的時代

喜愛的演奏不只要聽上數十遍、數百遍,唱片封面也會牢牢刻在心底,包括廠牌圖案與代表色。人同此心,那也是講究設計的時代。黃標、紅標、紅藍標,對應的是不同的封面色調與構圖美感,自成體系脈絡,讓人有親切的熟悉感。

這也是為何當Philips和EMI易主,掛上Decca與Warner商標,就如285被粗暴地改成「敦化幹線」一樣,會令有情人惱怒—唱片世界已然崩毀,難道連記憶都不讓留下嗎?

隨著唱片世界崩毀的,還有唱片行與店員。賭注與投資,不只在買家,也在賣家。面對客人,賣家必須具備相當的知識,能介紹曲目更能介紹演出者。如何讓入門聽眾買到合適錄音,這其實比想像中困難。

展現賣家音樂素養

與其說賣家要建立權威,不如說要建立信任感,讓買家感覺每賭必贏、投資必賺,才會從生客變成熟客。這雖然是為唱片行建立固定財源,也是—應該說,更重要的是—展現賣家的音樂素養與鑑賞美學,讓唱片行成為值得花時間流連駐足之地,初聽者學習的場所。

這也就是為何公館唱片圈會這麼迷人。對古典樂迷來說,羅斯福路四段38號的「派地」,142號的「玫瑰」,加上汀州街東南亞戲院樓下的「兄弟」,以及辛亥路一段上的「經典」,構成了最美好的音樂風景。

交織出聆賞氣氛

唱片固然吸引人,更有魅力的是人,店長、店員與顧客共同交織出的聆賞氣氛與唱片文化。台大、師大的教職員與學生,提供了唱片行裡源源不絕的談資。公館又是公車樞紐,增加了各式各樣的客源。

那時候買唱片是自己的事,卻不是一個人的事。店員會和你聊天,問你是否需要協助。即使是個性怪異,自認不需要協助的我,也總會被店內播放的音樂迷住—雖然那可能是店長的私人收藏,只是自己放來聽,根本沒貨可賣。如此一來,就自然開啟了話題。

在1993年禁止真品平行輸入之前,這幾家唱片行各顯神通,進口稀奇古怪的錄音,打造自己的美學世界。在著作權法通過之後,店員的品味以及顧客掌握更為重要。如何訂購特殊版本卻不造成庫存壓力,是唱片行能否鶴立雞群的關鍵。不然主流大廠各家都賣,特色從何而來?

交流意見成思辨養分

更何況那時還有西門與東區兩家「淘兒」唱片行,那可是能從日本或美國分行直接調貨的國際連鎖店呢。專單到貨,樂迷總是蜂擁而來。已經不記得究竟是怎麼知道訊息的,彷彿空氣都在傳聲,尤其是來自俄國與日本的專單,簡直讓人瘋狂。聞訊趕到店裡,看到一群樂(ㄊㄨ)友(ㄧㄥ)早就踱步搜刮,心恨加上心癢,也就忙著入列,從字母A一路看到Z。

那是奇妙的、歡迎各種意見交流的空間。我到現在都還記得當年看過的,幾位神色狷介的大學生,在店裡高談闊論的樣子。但印象中倒也沒有什麼太了不起的爭執;畢竟在網路興起之前,就算舞刀弄槍,面對面聊天還是會客氣幾分。

雖然有客人能一次橫掃數家唱片行,但有錢有閒至此者,畢竟不會太多。玫瑰、派地、經典裝潢不同,擺設不同,店長不同,塑造出的客人也不太相同。出入唱片行幾年下來,得了很多知識,當然也聽了很多偏見,但無論是哪一種,都是不可或缺的思辨養分。有時我會想,如果不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我的聆樂經驗會變得無趣很多,我也會成為一個更令人討厭的傢伙吧。

無可取代的個人經驗

時代各自不同,但世代沒有優劣之分。在串流當道的今日,愛樂者可以便利且便宜地欣賞大量音樂。這是好事。只是我固執認為,自己幸運經歷了比較好的時代。日後有機會造訪世界各大城市,探索各式唱片行,我心裡比較的基準依舊是當年的羅斯福路。欣賞所有藝術,積累都是關鍵。

五十歲看《紅樓夢》,必然會讀出十五歲初讀時所沒有的心得,但也一樣會招喚起十五歲那時沉澱在心裡的感受,無論有意識或無意識。也因為這是無可取代的個人經驗,積累必然和「實體」有所聯繫,那可以是一個人、一本書、一座場館或一張唱片。之所以放不下紙本書,捨不得黑膠或CD,絕不只是閱聽習慣問題而已。

再見一次也好

公館唱片圈後來變得更熱鬧,大眾唱片與誠品音樂加入戰局,都掀起話題,後者開館更堪稱文化界盛事,只是我仍然主要在羅斯福路上那幾家老店購物。無人能料的是極盛之後竟是極衰,一切發生地太快。2003年台灣「淘兒」結束營業,唱片市場進入連鎖店天下,但品項愈來愈單一。

晚加入的大眾反而先關,到了2007年三月,就連公館玫瑰都決定停業,一個時代就此結束。現在到台大念書的學生,多少還能從新生南路上的書店遙想昔日書街盛況,但公館唱片圈的輝煌過往,竟消失地乾乾淨淨,一點痕跡都沒有了。

曾經堅定相信,不只搖滾萬歲、古典萬歲,唱片行也是萬歲萬萬歲,會和音樂一樣永存,連照片都沒想留下,身邊只剩幾張會員卡。只是若有任意門,我真想回去當年的羅斯福路,再從辛亥路走到公館站牌,看看唱片行裡的老友與論敵。既然忘不掉,再見一次也很好。

(興韻/輯)

《我台北,我街道》
編者:胡晴舫
出版社:木馬文化

其他書訊:

《ESG投資大未來》

作者: 劉宗聖等人
出版社:經濟日報

為了達到永續發展,聯合國在2015年提出了「2030永續發展目標」,制定17項ESG的核心目標,作為企業落實永續經營的最佳指引,SDGs一夕間成了全球企業的共通語言,其中不乏知名企業帶頭做起。

以台灣護國神山「台積電」為例,不僅帶頭購買綠電,更是與國際接軌,要求相關供應鏈亦須符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以落實企業永續發展的目標。然而,在ESG的推廣上並非一帆風順,目前各國在ESG的評鑑上缺乏統一標準及檢核工具,且難以在文件上確認企業真實的執行狀況,使得「漂綠」的聲音層出不窮。

本書旨在說明全球ESG市場的發展現況,期許讀者們能夠在短時間內掌握這波永續發展的浪潮,並以個人投資監督企業實踐永續發展,將ESG真正植入到企業經營之中,達到「雖為蚍蜉,集眾亦能撼樹」的效果。

《增肌強骨、不跌倒不骨折實踐法》

作者: 林泰史
出版社:原水

樂齡生活想要健康長壽,就要能生活自理及自在行走。自我檢視健康與環境,結合健康習慣與日常生活預防跌倒。檢測走路方式、評估跌倒風險,及早察覺,延緩老化。

留意家中電線位置、安裝扶手或照明設備等,打造不易跌倒的安全環境。透過腰、足、腳底運動、Draw-in腹部呼吸法,每天1~3次規律運動,訓練核心肌群,活化細胞,也能預防老化。

上了年紀肌肉量與骨密度下降,可能引起肌少症或骨質疏鬆症,若是肌力下滑,容易因走路不穩而跌倒、骨折,影響生活自理。透過養肌保骨運動及飲食攝取,調整居家環境,就能健康到老。

《飲食騙局》

作者: 方儀薇
出版社:崧燁文化

是否曾聽過身邊的人說:「紅肉不能吃,白肉才健康」「味道酸的就是酸性食物」「減肥不能吃澱粉,吃澱粉會胖!」?若將這些資訊照單全收,難免出現「營養失衡」的問題,真相是——食物健康與否,全看你怎麼吃。

瘦肉精究竟是什麼?人吃多了會如何?病死牛、病死豬要當心!從放血情況可窺探一二?生鮮肉也會被灌水?看到淡紅色的牛肉要小心。本書每章節前附有一分鐘健康提要,迅速掌握知識重點;部分章節末附有健康食譜,營養與美味是可以兼顧的,減肥瘦身、養顏美容、延年益壽、醒神益智,正確飲食好處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