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幼鳳/楊士琪紀念奬主委)
當巨人倒下!其實我們都還沒準備好。一片花海中,只見李導演含笑向眾人道別,旁邊有他親筆寫下「路很長,慢慢走,總得把它走完,有始有終!」巨人走完了他最後一里路,台上金色的導演椅空著。
千山獨行
以往有關李行導演的大活動,總能看到他牽著李媽媽一起出現,猶記他們金婚紀念時,兩人神情愉快地牽手步入中山堂光復廳當年結婚之地,李導演還展示了他保留著五十年前結婚時的紅燭,紀錄片《行影 不離》紀錄了他們結縭66年鶼鰈情深的互動,將是今年金馬獎的閉幕片,原本以為會再現他們牽手現身欣賞的美事。
但這一次他個人的閉幕式,李導演勢必要千山獨行了。
9/8上午的追思儀式上,第一殯儀館景行廳裡裡外外,黑壓壓的一片,都是分批前來致敬的數百電影人,獨不見李媽媽。據知,家人至今還不忍告知李媽媽他已遠行的真相。李媽媽兩年前中風後多次跌倒行動不便,意識也不若往日清楚,前幾天她問女兒「為何這幾天都沒看到李行呢?」,家人卻只告知「他去住院了」。
五湖四海來相送
前來致敬的電影人,包括朱延平、陳坤厚、王童、小野、吳念真、黃建業、林文淇、藍祖蔚、萬仁、蘇明明、楊貴媚、周丹薇、連一頭銀髮黑衣神色哀戚的楊惠姍都親來致意,金馬獎、兩岸影展的前後期工作同仁、各電影工協會、公司代表,不少人在不同的公祭隊伍中排了又再排,因為在不同的電影團體中,都曾與他有過合作。鞠了好幾次躬還不忍遽離,也像是還沒有準備好巨人的離去。
一頭銀髮黑衣、神色哀戚的楊惠姍,都親來致意。
和上百電影團體一起列名送花禮的來自他五湖四海的朋友,難得一見的是成龍和林鳳嬌一同具名,而且派了兒子房祖名代為出席致祭。
彭雪芬、張艾嘉、李翰祥導演的孩子、遠在美國剛慶百歲的沙榮峰、他昔日編劇夥伴張永祥,大陸老友的張思濤、薜桂枝,香港的秦沛、姜大衛、爾冬陞兄弟都榜上有名。甄珍、銀霞和秦漢個別送了花籃。
而讓人動容的是歐威的遺孀送的花籃「永懷風範」,這位李行導演心目中的最佳男主角英年早逝,48年來李導演一直關懷他的家人,把他們當親人看待。
傷感不甘的王童導演設計了告別式的花海及大堂佈置,過去他曾經受李導演之託為白景瑞、胡金銓、宋存壽等大導演設計過告別式,讓他們風光體面的離世,王童曾和李導說:「設計過這三位大導演後,我絕不再做這種事。」他真正的用意是:「因為我想讓李導多活幾年。」但為老友盡最後心意,也只能毀誓為之。
用心誠懇關懷
李行導演對電影的熱愛,無私地奉獻,感動了幾輩的電影人。
幾乎每個和他見過面,曾被他那雙厚實溫暖的大手握過的人,都會記得他傳達出的誠懇與熱情關懷,而且下次相遇,會被他驚人的記憶力嚇到,因為他還會記得和你見過第一面發生過什麼事。
十三年前他親率年輕的台灣影人赴北京舉辦第一屆兩岸影展,《練習曲》的男主角東明相就感受到,李導演對於猶是新人的他都特別關照,而且瞭解他喑啞的特色,針對他的需要關懷。
從不諱言失敗
李導演並非一直是人生勝利組,他常提起1955年和學妹王為瑾結婚時,家徒四壁,連次年生下兒子後第一罐奶粉都是借錢買的。他落魄時,連李行工作室的房租都付不起。
他曾和我談起過去拍的電影,最克難的是《街頭巷尾》,道具幾乎都是貧民窟撿來的。他曾自嘲導演拍電影像是被老闆點菜的廚師,老闆要什麼菜色就炒什麼。他不諱言失敗,「異想天開」地拍了台式西部片《風從哪裡來》,讓他賠得鼻青臉腫。而畢生得意之作《秋決》,是他較滿意的作品,他高興時就唱的「小城故事」,在他心中的份量遠遜《秋決》
跑完電影馬拉松
李行導了52部劇情片,但他擁有版權的30部大眾電影公司出品(不全是他導的)的電影拷貝,卻都捐給了保存條件是「防核爆級」的北京電影資料館,因為他知道電影的保存是和時間賽跑,我們的國家電影資料館(現稱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每年保存及修復影片的預算非常有限,而且能低溫保存的片庫並不足。
至今他的電影在台被修復的只有四部:台語片時期的《王哥柳哥遊台灣》、國語黑白片《街頭巷尾》、瓊瑤時期的《彩雲飛》以及《秋決》。大陸則修復了他的《心有千千結》和《秋決》,有趣的是今年兩岸都修復了各自版本的《秋決》,於今年重返大銀幕,只可惜李導無法親見得意之作再上大銀幕。
兩岸都修復了各自版本的《秋決》,於今年重返大銀幕。
這位畢生為台灣電影奉獻的巨人,跑完了他的電影馬拉松,留下了巨大的足跡供人緬懷,他一直鼓勵電影的後生晚輩要再努力,相信這場馬拉松會一棒接一棒的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