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銘美術館與東吳數金中心合作,推出兩款NFT藝術商品。圖為其中一款《人間系列》(新北市政府)](/system/assets/images/000/067/203/big/%E6%9C%B1%E9%8A%98%E7%BE%8E%E8%A1%93%E9%A4%A8%E8%88%87%E6%9D%B1%E5%90%B3%E6%95%B8%E9%87%91%E4%B8%AD%E5%BF%83%E5%90%88%E4%BD%9C%EF%BC%8C%E6%8E%A8%E5%87%BA%E5%85%A9%E6%AC%BENFT%E8%97%9D%E8%A1%93%E5%95%86%E5%93%81%E3%80%82%E5%9C%96%E7%82%BA%E5%85%B6%E4%B8%AD%E4%B8%80%E6%AC%BE%E3%80%8A%E4%BA%BA%E9%96%93%E7%B3%BB%E5%88%97%E3%80%8B%EF%BC%88%E6%96%B0%E5%8C%97%E5%B8%82%E6%94%BF%E5%BA%9C%EF%BC%89.jpg?1629967521)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希望透過區塊鏈與藝術結合,深化跨領域研究合作!」東吳大學數位金融中心與朱銘美術館26日宣布跨界合作,將於27日推出2款NFT(非同質化代幣)藝術商品:太極系列與人間計畫。朱銘美術館館長賴素鈴希望透過NFT,讓民眾可以不出門,欣賞兩件作品不同時間,與光影交錯的變化。
NFT英文全名為Non-Fungible Token,翻譯成中文為「非同質化代幣」,屬於加密數位商品的一種,是近期日本非常流行的一種藝術品形式。 NFT種類十分多種,除了實體畫作、數位照片外,就連一般的圖像繪製、影音、動畫、遊戲的虛擬道具,甚至是連推特上的一段貼文,都可以列入其中。
「大家應該沒看過太極拱門被日出陽光照耀的樣子吧?」賴素鈴坦言,由於疫情期間美術館停業,因此他們希望尋找更多創作空間,剛好有這個機會與東吳數金中心合作,也因此有了很多靈感:由於一般民眾都是在白天觀展,很少有機會看藝術品在半夜,或是清晨的樣子,便可透過NFT紀錄。
東吳校長潘維大說,未來區塊鏈、5G、物聯網將會在生活各層面應用,因此這次藝術與金融、科技的跨界合作以後也將會是常態,不過目前來說是台灣首個推出NFT商品的博物館,他感謝數金中心研究室促成努力的幾位同學與老師,希望未來能有更多跨領域的互動。
此次NFT作品將推出兩項作品:《太極系列–太極拱門》與《人間系列–三軍》之海軍軍艦「廣達號」作品,將會在27日上午9點19分在NFT交換平台「Jcard這咖」上架,定價1999元,以紀念朱銘美術館1999年9月19日開館。
圖說:太極拱門(朱銘美術館提供)
圖說:海軍(朱銘美術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