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增重症風險 專家提醒務必減重

竇興韻 2021/08/26 16:41 點閱 5611 次
台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謝宜璋理事長表示,心血管疾病預防應治療、飲食、運動並進,同時管理糖心蛋風險,打破惡循環的治療最有效。(精萃公關提供)
台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謝宜璋理事長表示,心血管疾病預防應治療、飲食、運動並進,同時管理糖心蛋風險,打破惡循環的治療最有效。(精萃公關提供)

【台灣醒報記者竇興韻台北報導】疫情下您也中了「變腫」病毒嗎?疫情警戒期間,民眾關在家太久變胖了,導致增加罹患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臺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在記者會上指出,糖友比起一般民眾有更高新冠肺炎染疫重症風險;而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也呼籲糖友,從飲食、運動、藥物「三管齊下」,才是有效的解決之道。

糖友染疫死亡率高

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蔡世澤執行長指出,台灣新冠肺炎染疫重症患者截至今年5月、確診患者中糖友佔比高達37%,數據顯示糖友比起一般民眾,感染新冠病毒後死亡風險大約會提高2至3倍,且無法穩定控制血糖者比起穩定控制患者死亡風險更增8倍之多。

AA

他特別提到,如果男性腰圍超過90公分、女性超過80公分,未來罹患「心血管疾病」及「心臟病」的機率分別是一般民眾的1.44倍及1.56倍。對於心血管疾病,研究顯示,將血糖值控制在糖化血色<7.0%,可有效降低心血管風險;以新罹患糖尿病病人為研究對象研究中,發現糖化血色素每低於平均值1%,可減少14%心肌梗塞風險。

臺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理事長謝宜璋則呼籲,體重過重及肥胖(BMI≧24)要注重減肥,飲食上多攝取富含纖雜質的食物,減少攝取「高鹽食物」,並盡量避免甜食、加糖的食物及飲料,也要配合規律運動。

AA

運動建議太極拳、慢跑等中強度有氧運動,若同時可戒菸或有家人親友在一旁支持,患者更能有信心維持好的生活習慣穩定控制血糖、心血管風險和肥胖三項危險因子,達到有效治療的根本。他也打趣強調,因目前疫情趨緩,在生活逐漸鬆綁下,「不是要讓你出來吃,而是要讓你出來運動!」。

腸泌素可減食慾

目前坊間有種注射型學名藥叫做GLP-1腸泌素,除了可以從源頭減少患者食慾,減少病患無法控制飲食導致的惡循環,也可控制7種糖尿病致病因子,包括胰島素生物合成、肝葡萄糖生成、胰高血糖素分泌及胃排空速度等。

但此藥健保給付門檻十分嚴格,須達標準糖化血色素8.5以上、或同時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才能夠開立處方,因此他們鼓勵,如果有心血管疾病的糖友,在與醫師充分溝通後,可以考慮用此處方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