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校防疫展現成果 優化檢測與防疫

呂翔禾 2021/08/25 16:16 點閱 53819 次
科技部25日宣傳「跨校防疫科學研究中心」的防疫成果,圖為成大的智慧採檢屋模型。(Photo by 呂翔禾/台灣醒報)
科技部25日宣傳「跨校防疫科學研究中心」的防疫成果,圖為成大的智慧採檢屋模型。(Photo by 呂翔禾/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綜合報導】防疫中心展現跨校整合,盼整合研究量能,使抗疫更順利!由科技部設立的「防疫科學研究中心」25日的發表成果會上,包括長庚醫學院展現了中和抗體篩檢成果;國防醫學院擁有台灣最完善的實驗室;還有成大的智慧採檢屋、陽交大新藥開發、台大則積極開發自動防疫追蹤系統。

跨校整合加強防疫

吳政忠笑說,去年剛上任時,雖然疫情減緩,但新冠疫情未知數太多,因此去年聯合長庚、國防醫學院、成大、陽交大、台大5校成立「防疫科學研究中心」,透過各校不同優勢的結合、共同合作下,除了學術研究以外,也可將研究成果實際應用在抗疫,強化台灣的防疫量能。

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也到場支持。他也說,在敦睦艦隊群聚案件、白牌計程車群聚時,有些感染源利用PCR已經找不到,是透過長庚醫學院的中和抗體檢測技術,才能找到最初的感染源,因此持續推動跨校的研究合作非常重要,可以截長補短、分享經驗,並協助政府有效抗疫。

大數據、新檢測技術

長庚醫學院教授施信如分享長庚的研究成果說,他們開發的血清中和抗體檢測試劑,除了已經技轉台塑生醫生產、EUA使用外,也接軌國際有自動化操作系統,希望未來可在國際上擴展市場;國防醫學院院長查岱龍說,他們的優勢是有台灣最完整、不同等級的實驗室,對於動物實驗、開發新藥都有很大幫助。

成大醫學院教授劉秉彥說,他們主要的研究成果有室內定位監測防疫物聯網、移動式智慧採檢屋與新冠肺炎AI影響自動判讀系統,透過智慧化防疫可有效分流、避免重症,並分擔採檢量能;陽交大副校長楊慕華則提到,他們在疫情間負擔宜蘭8成採檢量能,並運用AI大數據研究新冠肺炎解藥。

台大醫學院院長倪衍玄則分享了數位化影響判讀的研究成果,醫學院也研發了多重PCR病毒快篩系統,目前也與榮總合作、加大檢驗量能與加速檢驗結果;創新防疫定位追蹤系統則可應用在消毒機器人與社交距離監測上,讓防疫更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