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源頭治療心血管 基因治療降致死率

林志怡 2021/04/06 12:58 點閱 3723 次
邱士華說,基因治療從源頭治療心血管疾病,是最快速、直接的方式。(網路截圖)
邱士華說,基因治療從源頭治療心血管疾病,是最快速、直接的方式。(網路截圖)

【台灣醒報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心血管疾病可以從根本解決!目前心血管疾病的臨床治療手段仍難以降低死亡率,一項台北榮總、陽交大及加州大學的合作研究顯示,未來將可透過基因治療,甲基化轉移酶、抑制造成斑塊的mRNA甲基化過程,改善血管內5成斑塊,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也是全球首創以基因治療改善冠狀動脈疾病的研究。

粥狀硬化釀猝死

陽明交通大學教授鄭浩民指出,心血管疾病主要由油脂在血管內堆積後所產生的斑塊造成,嚴重時可能引發心絞痛、心肌梗塞及猝死的疾病,該合作研究中發現,mRNA的甲基化是造成斑塊的原因之一。

目前斑塊的臨床治療以降血脂藥物、心導管手術、外科繞道手術等方式為主,但鄭浩民指出,目前的研究已證明,介入手術治療只能減緩臨床症狀、無法降低死亡率,還不是最好的治療方式。

從上游解決疾病

該合作研究目前已完成臨床前的動物試驗,台北榮總醫學研究院主任邱士華指出,透過含腺病毒載體的針劑進行靜脈注射,以基因療法抑制引發冠狀動脈粥狀硬化的mRNA甲基化過程、修正甲基化轉移酶,可改善血管內的斑塊。

邱士華進一步解釋,以往的研究多以DNA相關過程為主,透過轉移、產生蛋白質及酶所需時間較長,透過mRNA會使治療快速許多,且早期治療的效果相當顯著,而基因治療是「從上游治療疾病」,是治療心血管疾病「快速、直接且長期有效」的方式。

目前研究團隊預計將研究成果應用於健檢的抽血檢驗,參考mRNA的甲基化數量診斷是否可能有斑塊產生,至於藥物臨床試驗則預計於5年後進行。若能成功用於臨床治療,鄭浩民說,基因治療將作為輔助療法,逐步改善血管斑塊問題,但仍須配合目前的臨床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