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電商購物潮下的退貨學問

張瑞雄 2021/01/19 10:56 點閱 4151 次

在2020,美國電子商務銷售額增長了32%,超過了1882億美元。在中國,2020阿里巴巴天貓在雙十一全球狂歡期間的成交金額突破760億美元,年增26%;京東則是累計下單金額超過410億美元,年增33%。在台灣,根據經濟部統計,受疫情帶動,光2020上半年台灣電商銷售額就成長了 17.5%!

購物潮物流難消化

面對如此巨大購物潮,電商廠家賺錢固然高興,但接下來的物流成了大問題,好不容易將訂單都出貨消化完畢,但事情還沒結束,各國的消費者保護法都規定消費者買東西有鑑賞期,例如台灣是七天,所以接下來就是要處理消費者的退貨問題,退錢當然很容易,但要將貨品運回來公司卻又是一大工程。

現在一些大的電商,例如美國的亞馬遜和沃爾瑪甚至對許多貨品是只退錢,消費者不用退貨,亦即放棄退貨處理,讓消費者保留產品,此舉有助於降低退貨處理成本並加強客戶關係。

退貨作業力求雙贏

有些公司引入人工智慧系統來決定某種產品在經濟上是否值得完成退貨處理,而另一些公司只允許客戶保留他們不打算轉售的產品。尤其2020因為疫情的緣故,電商大爆發,預計年假過後退貨將是電商的主要痛點。

根據美國零售聯合會的數據,在2021新年假期過後,美國消費者預計將返回價值超過一百億美元的商品,這是網路購物量大增後的正常效應。出於對退貨狂潮的預期,電商也檢討並推出更新的退貨政策。亞馬遜將其退貨政策延長了一個月,並增加了更多的實體退貨地點,客戶可以在這裡放下退貨的包裹。

只退款商品保留

沃爾瑪則與聯邦快遞(FedEx)建立了合作夥伴關係,以使客戶更輕鬆地使用其退貨服務。這些努力與最新的退貨計劃相結合,使電商能夠更好地適應消費者的需求。儘管有一些初期損失,但對顧客退貨時只單純退款,不需要顧客退回商品的策略長遠來看可能還是有益處的。

因為放棄對某些物品的退貨處理可能是一種節省成本的好策略,也可以防止物流系統的過度負荷。根據電商的估計,處理網路購物退貨的成本在10到20美元之間,這還沒有考慮物品的運費。

增加客戶忠誠度

對於低於此價格點的商品或者對於大件物品,可能產生巨額運輸費用,而電商也無法轉嫁給消費者,這些情形能為電商節省成本的好處就顯而易見了。此外電商還存在其物流系統被退貨潮淹沒的風險,這可能會導致正常購物交貨的延誤,這使得只退款而不把物品運回更為實際。

而且大多數消費者可能會更喜歡這種方便,因為他們不需要採取任何措施,只要通知電商不滿意商品希望退貨即可,這有助於增強客戶的忠誠度。

消費者都怕麻煩,退貨時要重新包裝(有的還規定用原本的盒子),還要將貨運至電商指定的交貨點,這些都是消費者的痛點。只要在電商網站上標記退貨,除外不需任何的退貨措施,將有助於增強客戶忠誠度並鼓勵重複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