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3座水庫抗旱 專家:非必要選擇

臧品安 2020/12/03 18:52 點閱 13783 次
以台灣的地質條件來說,水庫因為淤積快速,很快就會失去功能、喪失應有的效益。圖為石門水庫。 (photo by Terry850324 on Wikimedia under CC-A 4.0)
以台灣的地質條件來說,水庫因為淤積快速,很快就會失去功能、喪失應有的效益。圖為石門水庫。 (photo by Terry850324 on Wikimedia under CC-A 4.0)

【台灣醒報記者臧品安台北報導】國內水情吃緊,經濟部規劃將在新北雙溪、苗栗天花湖與台南南化二,興建三座新水庫,但蓋水庫要考量環境衝擊、地方意見,目前還沒有訂下時間表。對此,中研院地球科學所兼任研究員汪中和認為,興建水庫弊多利少,不是必要選擇,應提高農業用水灌溉效率、提高工業用水回收及循環比例等,才是正途。

建水庫弊大於利

經濟部規劃將在新北雙溪、苗栗天花湖與台南南化二,興建三座新水庫。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說,極端氣候將是常態,加上政府致力打造台灣為高階製程中心,用水量勢必增加,而台灣的地形不容易留住水資源,興建水庫儲水是必經之路,目前規劃興建台南南化第二水庫、苗栗天花湖水庫及新北雙溪水庫。

對此,汪中和表示,興建水庫有利有弊,好處在於,水庫有蓄豐濟枯的功能,管理水的單位有更多水資源可調配;壞處在於,興建水庫只能治標,難以治本,長期來講,對生態環境有害,且水庫的壽命有限,以台灣的地質條件來說,水庫因為淤積快速,很快就會失去功能、喪失應有的效益。

「政府花費長時間興建水庫,但水庫的壽命短暫,其實並不划算。」汪中和補充,台灣的地質條件脆弱,除了颱風、豪雨,還有地震的危害,如果水庫鄰近斷層或在斷層帶上,嚴重可能導致水庫潰堤,或因斷層錯動,無法正常蓄水。

節流優於開源

「水庫當然可以蓋,但是要非常謹慎。」汪中和強調,如果能在農業用水、工業用水及生活用水妥善節約管理,省下的水要比興建的三個水庫能提供的水量多更多。以農業用水為例,農業用水一年約耗費125億噸,若能節省農業用水一成、約12.5億噸用水,省下的水就超過兩個曾文水庫的蓄水量,遠比興建水庫划算許多。

汪中和總結,節流優於開源,農業用水應設法提高灌溉效率,工業用水應提高回收及循環比例,生活用水則應以合理水價約制浪費,並降低自來水漏水率,「都是重要的課題,政府應該優先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