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在松山機場邊長大,我的許多鄰居都是來自1945年來台的各省居民,但是我們家族是從嘉義南遷上來,不同的鄉音交雜,另外在教會當中還有許多朋友都是原住民,讓我養成對各省各族發音很敏感的習慣。日後在北京念研究所,同學更是五湖四海,還有不少外國人,讓我對發音更加有心得。
不願談出身背景
我往往會聽到別人說話,就反射性地問別人的口音來源。但不少人其實不太願意別人知道自己的家族背景,對於被分類也覺得不禮貌。
為什麼不願意談起出身呢?其實理由很多,現在來說,最多的是從中國大陸或是外國回來的年輕一輩的孩子,他們的口音帶著濃濃的大陸腔調,在台灣,因為政治氛圍的關係,這樣的孩子往往會比較不願意開口,怕被人家指指點點。
對比之下,美國學校或是日僑學校、或是從國外回來講話帶著英文腔的孩子,就比較沒有這個問題。雖然同樣國語不標準,反而這樣的腔調是比較受到歡迎的。我的妻子來自北京,嫁來台灣也已經十幾年了,有一次我們去吃火鍋,裡面的服務員國語有一點點的大陸腔,當她知道我太太是來自北京,她居然羨慕地說:「真好,妳的國語都聽不出大陸腔。」
在統獨夾縫之中
當下我實在感覺有點難過,這個孩子才不到二十歲,依親來台灣,努力打工養活自己,卻要擔心自己的腔調會帶來不便。這其實不該發生在民主自由的台灣,但是我們卻不得不承認,這樣的現象正在發生。這樣統獨議題下的夾縫者,到底在台灣有多少呢?我們其實要先準備防止更多的歧視發生。
不可否認,兩岸正在走向更激烈的對立,台灣不少人動輒就喊中國人滾回去,這一句短短的口號,其實代表了可能要拆散很多的家庭,那是父母跟孩子,也是丈夫跟妻子。
每個家庭在組成之前,不太會設政治前提,只不過兩個人相愛了,決定廝守終身,選擇了其中一邊的故鄉來定居。這些人未必有傷害台灣的行徑或是談話,但卻可能因為自己的出身、口音,而被輕易的歸類到另一邊去,這種分法既粗糙也不合理。
接納選擇台灣的人
談到忠誠,其實各國都有一些彈性之道。例如說台灣允許雙重國籍,你可以一方面愛著台灣,一方面宣誓效忠美國,雖然邏輯上這是矛盾的,但是我們也理解,畢竟出國遊子會想要跟故鄉有更多聯繫。
這就是家鄉跟遊子的關係,許多來自對岸的人,在台灣扎下了根,選擇了這裡做為生活的地方,但是他們身上帶著故鄉的痕跡,講話帶著當地的鄉音,這都是我們應該欣賞跟尊重的部分。
政治要分敵我,人性卻不該撕裂。因為對立之下難免誤傷他人,我們該努力伸出援手,讓這些被誤傷的人減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