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原民作家 詩歌節談書寫定位

陳恩潔 2020/09/27 20:42 點閱 4963 次
臺北詩歌節26日拉開序幕,首場專題講座《我/們的歌唱》由兩位少數族群作家張芳慈(中)、董恕明(右)參與訪談。
臺北詩歌節26日拉開序幕,首場專題講座《我/們的歌唱》由兩位少數族群作家張芳慈(中)、董恕明(右)參與訪談。

【台灣醒報記者陳恩潔臺北報導】不受標籤限制,臺灣少數族群女作家放膽書寫。臺北詩歌節26日拉開序幕,首場專題講座《我/們的歌唱》由兩位少數群體女詩人張芳慈、董恕明與談,在紀州庵文學森林向各方詩歌同好,闡釋創作與身分的連結以及詩作的文學影響力。

任教於淡江中文系的作家楊宗翰擔任該場講座主持人,向與談人提問如何於外界給予的角色標籤中自處,其對創作又有甚麼影響。身為臺灣客語文學代表人物的張芳慈表示,不論外界印象為何,她始終是以一個「人」的角度出發進行創作,不同的語言間也就像頻道切換一般自然流露。此外她也對「女詩人」的框架提出質疑,表示其實並沒有必要特別從「詩人」中進行刻意區分。

台東大學華文系系主任、知名原漢混血作家董恕明則表示,所有的標籤與身分都是次要的,對於一個創作者來說,「作品」才是見真章之處,甚至創作者品本身的品格也比從屬的身分更是使讀者欣賞、感到魅力的元素。她也指出,很多時候作品內容對作者來說相當私人,例如她選擇父親族群為碩士論文題材、母親族群為博士論文題材等,並不是因為自己的身分或為誰代言而作出這樣的選擇。

主持人楊宗翰亦問及兩位「行動派詩人」在文學推廣中所作的努力。對此劉芳慈表示,儘管文學界資源相當有限、編輯文集、舉辦活動等都是創作之外的事,但她認為文學並不只與作家有關,也需與大眾進行對話、溝通。她也提及自己過去參與詩社的經驗,表示詩社像是一扇門,讓她有機會在自己的作品以外,與其他詩人交流、對話。

董恕明也表示,基於過去舉辦台東詩歌節的經驗,在文學界有經費未必能把事情做好,但有人的話就有機會。她很感念有台東大學這個相當尊重老師的平台,讓她有機會擴大文學的影響力、用自己的專業作出一些貢獻。她認為文學應當是服務的,若創作者關起門來與外界隔絕便大大折損了文學的特質與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