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精準醫療產業 跨部會協力縮小落差

祝潤霖 2020/09/24 17:53 點閱 3060 次
科技部長吳政忠在創新技術博覽會跨部會高峰會上說,超高齡化社會凸顯慢性病的結構問題,精準健康將是國家持續繁榮的下一個里程碑。(photo by 祝潤霖/台灣醒報)
科技部長吳政忠在創新技術博覽會跨部會高峰會上說,超高齡化社會凸顯慢性病的結構問題,精準健康將是國家持續繁榮的下一個里程碑。(photo by 祝潤霖/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祝潤霖台北報導】「超高齡化社會凸顯慢性病的結構問題,精準健康將是延續國家繁榮的下一個里程碑!」科技部長吳政忠24日在創新技術博覽會跨部會高峰會上說,精準醫療從大學、中研院研究做起,透過產業化推向國際,是台灣的最新發展方向。

研發帶向產業應用

「精準健康除了因應人口結構衝擊外,產業也需要成熟創新。」科技部次長謝達斌說,如何讓大學研發一步步帶向產業應用,包括基礎研究的強化經費要有保障,《科技基本法》讓大學教授、學生鼓勵創業,法律限制的鬆綁有賴各部會同心協力,縮短學研到產品化的落差。
watch
經濟部次長林全能引述莊子故事說,扁鵲每週給宋文公看一次病,一開始預告他身體微恙,但宋文公不以為意,最後扁鵲逃跑了,因為拒絕診療的宋文公已經病入膏肓;為了讓讓健康餘命與平均餘命能更接近,從預防、診斷到照護要有總體解決方案,台灣ICT半導體或電子零組件都有很好基礎,醫療器材產業開發前景大好。

衛福部次長薛瑞元指出,例如要找出基因突變適合的藥物,這是最狹義的精準醫療;高齡化社會增加老年人慢性病外,有生產力的年輕人維持健康也變得很重要,要早期精確診斷針對青壯年甚至青少年,不至於一人倒下全家就失去倚靠,診斷要靠AI;最廣義的是個人風險預測,透過大數據分析風險來管理個人健康。

跨部協力培育人才

「癲癇跟痛風對某些藥物會產生過敏反應的基因都找到了,這就是精準醫療及精準健康。」中研院副院長劉扶東表示,但許多疾病不只一個基因,而是多個基因造成,就需要更大的資料庫,前副總統陳建仁2010年起推動成立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目前已有13萬民眾個案參與,完成了大部分基因定型,少部分定序。

教育部次長劉孟奇說,「外國學校都覺得台灣有許多跨領域人才,從醫藥、大數據甚至電機都是。」未來預防照護上也有考照評鑑,希望各部會齊心協力培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