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的藥不用吃!:藥物副作用更是疾病的來源!》

醒報編輯部 2020/07/27 08:46 點閱 19112 次

日本醫療現況被冠上「藥罐子醫療」輕蔑之詞,而健保醫療給付居高不下的台灣,用藥浮濫的處境和日本不遑多讓。看完醫生就要領藥吃,已經成了天經地義的事。總有遵循醫囑按時吃藥才是好病人的迷思,吃藥得一直吃到死為止。不禁令人質疑,這樣的醫療方式到底對不對?

受正統西醫教育的本書作者松田史彥,深刻反省自己身為醫生的職責與醫療的意義,他認為現代的社會壓力處境和不良生活習慣、環境汚染,造成過敏性疾病、免疫異常疾病、癌症、心理疾病等罹病人口爆増,而現代醫學的功能不足,以及對這些病症的不當治療,於是又衍生出更多的藥害和醫原病,這些才是最大的醫療亂源。

因此,作者早在二○○七年,毅然成立了全日本首創的「停藥專科門診」(減藥、斷藥)」,從事其他醫生不願為患者做的減藥、停藥、排藥毒的診療服務。這十年來,他指導無數受藥害所苦的患者,從他們身上體悟到的事實是:「藥物的副作用是治不好疾病的大根源!」

當你到醫院求診,診斷結束時醫生完全沒有開出任何的藥物處方,只說:「先觀察一段時間看看。」這時你會做何反應呢?

我想大部分的病患應該會感到萬分錯愕,隨之產生滿滿的不安,有的人可能會對醫生提出要求:「不要說觀察什麼的,可以開個藥給我嗎?」我們現在的醫療現場,已然形成「看病就是要拿藥、吃藥」的不成文規定。

也就是說,在病患的潛意識裡,他們堅定地認為「替人治病的不是醫生,而是藥物」。這是多麼大的錯誤認知啊,藥物充其量只是醫療上的輔助品而已,真正幫助我們恢復健康的是人體與生俱來的「自癒力」。

自癒力為主藥物為輔

醫師則是教導我們如何改變生活習慣、調整生活作息,使人體「自癒力」充分發揮的指導者,只有在必須協助「自癒力」撥亂反正、正常運作的情況下,或者事態緊急,必須立即解除人體所面臨的威脅、痛苦時,才使用藥物。這也才是用藥、服藥最初的目的。

現今醫療常態

只要跟醫生說身體哪裡不舒服,馬上就可以領藥、吃藥。健康檢查的檢驗值只是超過正常參考值一點點而已,得到的醫囑就是先領藥、吃藥再說。如果藥物真的能夠治療疾病,當然要吃藥。不過,如果問筆者對服藥的意見的話,筆者認為絕大多數的藥並沒有存在的必要,是不需要服用的。然而,我們現在的醫療實況是:

「膽固醇稍微高了一點!先吃藥看看吧!」「血糖值很高!是糖尿病沒錯,先吃降血糖的藥看看吧!」「睡不著?先開點安眠藥吃看看吧!」「覺得悶悶的?吃點會讓心情開朗的藥看看吧!」

像上述這些例子一樣,只要病患一抱怨自己哪裡不舒服,醫生馬上開藥處置,醫生像極了藥房推銷藥品的店員……。這就是現今的醫療常態。而病患也早已對這種有病就吃藥的醫療習以為常,人的生理和心理也就在不知不覺間產生了「無藥不成醫」的定見。

醫師當然需要大大的反省,不過,病患本身也應該改變一下用藥的態度,不要再「醫生說甚麼藥就吃甚麼藥」了。「那顆藥真的需要吃嗎?」服藥之前存疑、質疑,只是恰如其分的做法而已。

藥不用吃的三大理由

大部分的藥為什麼不用吃呢?筆者認為有以下三個理由。第一個理由是很多人明明沒有生病,卻被診斷為生病,像這種情況開出來的藥根本不用吃。譬如血壓、膽固醇、三酸甘油脂等檢驗項目,因為正常參考值訂得太過嚴苛,使得「假性病人」的人數暴增,而且這些人都在吃也許用不著吃的藥。

第二個理由是幾乎所有的藥物都有副作用。藥物本身帶來的不良反應會讓身體產生新的疾病,這些新疾病就被冠上「副作用」的名稱與服藥的人為伍,尤其是經年累月服藥的人更容易出現副作用。

第三個理由則是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怪異現象,那就是我們的周遭突然出現○○症候群、○○病等新的病名,無巧不巧,電視也開始熱播某種新藥剛好可以治這些新的疾病,時序上完全配合得天衣無縫。

越來越多的人被診斷為得了這些新的疾病,簡直就像是為了配合這些新藥一般。吃了這些藥,就算身體覺得舒坦一些,但副作用終究會如影隨形。

憂鬱症患者暴增藥廠得益

「你的心感冒了!」暗藏玄機的製藥廠廣告,據厚生勞動省的「患者調查(二零一四年)」報告,包括躁鬱症在內的精神疾病患者的總人數,由1996年的43萬3000人快速竄升到111萬6000人,近十八年來精神疾病人口成長了2.6倍。

讀者的周遭或許有一、兩位正在看憂鬱症等身心科門診的人,或許也有症狀嚴重到留職停薪在家休養或住院治療的人,不是嗎?是的,有情緒障礙困擾的人確實不少。罹患精神疾病的患者之所以從1990年代開始快速增加,當然有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

藥廠行銷策略

一是藥廠把憂鬱症比作是「心靈感冒」,重複不斷的舉辦盛大的造勢活動。這樣的廣告有效的降低了民眾前往精神科或身心科求診的心理門檻,「每個人的心靈都可能傷風感冒,當然要找醫生看病,哪裡丟臉了?」

曾幾何時有煩惱就找醫生的觀念悄悄的在人們的心裡紮了根,不再諱疾忌醫。憂鬱症的宣傳活動可說是成功到位。

藥廠是營利單位,不是公益慈善團體,造勢的目的當然是為了賣新上市的抗憂鬱症藥。除憂錠(Paroxetine)、百憂解(Fluoxetine)等被稱為SSRI的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剛好都在這個時期出現。

心病要靠時間藥醫

回過來看看比日本更早廣泛使用抗憂鬱藥物的歐美國家,如何看待憂鬱症呢?在那個不使用抗憂鬱藥物作為憂鬱症的治療方式的時代,也就是以「典型憂鬱症」病患為主。

憂鬱症尚未被擴大解釋的1960年代,報告指出:「整體來說,無論是否經過治療,憂鬱症、憂鬱狀態最後都會復原,是預後狀況最為良好的精神疾病之一。」這是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ofMentalHealth,NIMH)的報告。

無獨有偶的,十九世紀的德國精神科醫師埃米爾‧克雷佩林(譯註:EmilKraepelin,1856到1926年。德國精神病學家、現代精神病學的創始人。精神官能症、精神病、阿茲海默症等專有名詞皆由其命名)就曾說過:「憂鬱症患者即使沒有經過治療,通常也都能夠在六到八個月內恢復正常的生活。」

也許有人會提出異議說:「不要把阿公阿嬤時代的事情拿出來講,醫學一直在進步。」那我們就來看一份1995年的報告。1995年的時候,憂鬱症的定義已經放寬了,治療方式也加入了抗憂鬱症藥物,當我們看完了這份報告,應該就能夠了解了。

一意孤行患者翻倍

這份報告同樣出自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院,報告上說:「憂鬱症患者當中,無法扮演好社會角色的可能性,接受藥物治療者比未接受藥物治療者高出三倍。無法就業工作的可能性則高出七倍。」也就是說,無論是「典型的憂鬱症」或是「擴大解釋的憂鬱症」,在不使用抗憂鬱症藥物的條件下,恢復正常的速度最快。

儘管如此,美國的精神醫學界並未正視該報告,仍然持續使用抗憂鬱症藥物。結果,美國境內被診斷為憂鬱症的患者人數,從1955年的3萬8200人翻了好幾番,來到了2008年的900萬人。

診斷結果暗藏玄機

日本彷彿不落人後似的,也製造出了超過一百萬名的憂鬱症患者。「所謂醫療的進步」,暗藏了「疾病的定義改一下,服藥的人口多更多」的玄機,不是嗎?

這六十年來,精神醫學製造出超過三百種的精神病,線上就能做的量表評估根本包藏禍心,(于小宜/輯)

《九成的藥不用吃!:藥物副作用更是疾病的來源!》簡介
作者:松田史彥
出版社:新自然主義
出版日期:2019/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