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規劃南海國土 籲設跨領域平台

呂翔禾 2020/07/21 18:52 點閱 4749 次
南海問題牽涉議題廣泛,可探討角度相當多元,學界呼籲成立跨領域研究平台,讓國內更多人整合資料與想法、積極參與。(網路截圖)
南海問題牽涉議題廣泛,可探討角度相當多元,學界呼籲成立跨領域研究平台,讓國內更多人整合資料與想法、積極參與。(網路截圖)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南海問題牽涉國際法、國際關係、海洋生物等領域,政府應該前部署,並成立跨領域研究平台!」在21日的南海座談會上,政大法律系副教授陳貞如建議,由於南海問題牽涉領域廣泛,應該設立跨領域學術溝通機制,不能只從國際法角度探討。東吳法律系助理教授何婉君認為,台灣應該對東沙、太平島進行更多海洋資源維護、盤點。

應重視南海資源

陳貞如表示,我國對於南海仲裁判決後的影響,以及後續當事國是否完全依照仲裁決議文的判決執行,其實沒有太多系統性研究。雖然國際法研究很多,但是南海問題不單單只是國際法,還有國際關係中台灣如何在美中之間扮演關鍵性角色,以及相關島嶼的魚權、海洋與海底資源的探勘、維護,包含領域多元、議題非常複雜。

因此她希望國內可以成立南海議題的跨領域學術研究平台,讓我國可以針對南海議題從不同角度切入。陳貞如舉例,當初海洋仲裁庭中,決議的法官許多人是歐美法的專家,因此他們容易忽略2戰前的南海局勢歷史脈絡,這或許是日後有相關爭議時可以切入的點。還有在仲裁中,海洋法關於島嶼的定義被嚴格化,但是仍然可以嘗試是否有新的解釋方式,讓我國可以爭取更多權益。

需要系統性研究

「我國並沒有對東沙國家公園、太平島有系統性的整理資料。」何婉君則提到,海洋法除了島嶼權益以外,對於海洋資源的養護、探勘其實都有相當重的份量,現在領土主權的爭議在短時間內難以解決,可以做的是將資源盤點、探勘與利用台灣在南海區域的島嶼所有的天然資源。這些島嶼其實在珊瑚礁、綠蠵龜的生態上都有重要的地位,但是我國的海洋委員會目前尚未有積極作為,非常可惜。

因此她呼籲海委會、海保署可以積極在海洋基本法的架構下,儘速對這些海洋資源進行盤點、整理。台北大學法律系教授王震宇認為,美國長期以來已「美國利益至上」的外交戰略其實都沒有改變,美國近來退出WHO、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不加入海洋法其實也是這個戰略的實踐。因此在南海問題上,台灣不應太過依從美國,他建議台灣可以提出更多南海行為的準則,積極參與南海事務。

南海經驗彌足珍貴

「外國人聽到我去太平島3次,他們都驚呆了!」曾任馬英九總統府發言人的藍委陳以信笑說,南海研究在國際上很夯,雖然很多南海專家,可是實際到過當地的人少之又少,他去國際研討會時外國學者都很羨慕,「就像真的上過太空的天文物理學家。」。他隨即正色提醒,我國在1946年12月12日收復太平島、25日制憲,當時「四沙群島」都被劃為我國「固有」疆域,但固有疆域是現在蔡政府的痛點、獨派最討厭的論述。

「因此外交部現在對外聲明都不說太平島是我國『固有』領土,而且為南海主權並未積極表態。」陳以信提醒參與研討會的學生們,南海問題在法律、魚權等地方都有許多值得研究的地方,不要因為政府刻意忽視就不小心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