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倍券15日領取 專家不看好振興力

呂翔禾 2020/07/12 19:58 點閱 9036 次
3倍券將於15日開跑,不過國內經濟專家多不看好3倍券帶來的經濟效應。(Photo by 行政院)
3倍券將於15日開跑,不過國內經濟專家多不看好3倍券帶來的經濟效應。(Photo by 行政院)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綜合報導】「3倍券太晚發了!」、「3倍券規模太小,無法帶動,難有實質救助感!」針對7月15日將開始領取3倍券,倫敦大學伯貝克法律學校博士施威全受訪時表示,此次3倍券等到許多產業倒閉、放無薪假才開始發放實在太晚;環球經濟社社長林建山則在臉書發文指出,3倍券預算支出額佔零售業總營收約1.2%,難彌補這半年來因為疫情產生的無營業虧損。

最低最慢成本最高

林建山則認為,對應一般國家紓困振興的財政支出比例應該有2%,蔡政府這次紓困提列的特別預算已佔比7.3%,但是其中卻有62%作為銀行紓困專用,再扣除紓困工商產業部門與一般民眾的預算,真正振興經濟的預算不足1%。振興3倍券總預算支出佔國民消費9.92兆元連0.5%都不到,也僅佔零售業總銷售額1.2%,很難發揮大效用。

「就算全部的3倍券都被花完,也無法消化掉半年以來的累積庫存!」林建山分析,休閒旅遊業、餐飲業與百貨業半年來無營業產生的虧損缺口,也很難利用3倍券進行填補。他還列出3倍券有全世界「最低的發放金額」、「最高的發放成本」、「最慢發放的的國家」、「最複雜的使用方法」等,都讓他不看好3倍券。

現在發放為時已晚

「蔡政府就是不想要跟馬英九一樣發消費券。」施威全指出,當時消費券雖然有消費替代效應,而且GDP的刺激也沒有當初馬政府想的那麼好,可是在國外經濟尚未恢復下,消費券可以穩定國內的消費信心,讓以內銷為主的服務業可以暫時度過難關。但現在的3倍券跟消費券看起來差不多,但是領用程序複雜、不便民,所以他不看好。

他也提到,3倍券當初的原型就是去年底的夜市券,可是當初夜市券發出去100元僅回收70元,經濟效率非常差,因此這次3倍券才希望透過延長時間,讓回收率提高。施威全認為,還不如產業正在倒的時候發3倍券或大幅紓困,等到現在許多大連鎖餐廳開始裁員、放無薪假時才發放,以前的服務業很多都回不來了。

須留意製造業

施威全提醒,雖然國內服務業多少可透過3倍券穩住,但是台灣經濟仍以外貿為主,最依賴外銷的製造業困難才剛開始,政府也應該積極紓困製造業,而且紓困要從更實質的面向,否則台灣銀行大部分比較保守、放貸速度慢,不容易讓廠商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