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特派員劉東皋台中報導】疫情或許也是一種轉機,有更多時間培育本土藝文人才、思考更多未來的可能性。任職台中歌劇院藝術總監的邱瑗,對於台中歌劇院的前景充滿了信心,她表示,「此時正好讓本地藝文團體沉澱與再精進」,盤點本身的不足,進一步再自我提升。
以劇號召看戲人口
邱瑗在表演劇碼的安排、常會引進國際性知名表演團體,這些團體只到台中表演;由此塑造了與台北或高雄不同的表演特色;常有北、高兩地觀眾搭高鐵來台中看劇,再當天搭車回家。「因為錯過在台灣就看不到了」。平均而言,台中歌劇院有四分之一觀眾來自於北、南兩地,其中又以台北最多。
在本土藝術團隊的紮根與歌劇院本身的服務營運,有延續過往的作法,也有她自己的創新特色。她說:「塑造歌劇院的風格與品味是藝術總監的一項特權」。她期望台中歌劇院能成為一個生活與藝術共存的文化空間,並負起育成在地藝術人才的責任。許多北漂或南漂的年輕人常有機會參與歌劇院新創計畫提案,而回鄉發展自己的專才。
培育人才彌平落差
台中的藝文表演團體整體能量原就比台北不足,但邱瑗希望,在3、5年內,台中能夠追趕上台北30年的發展。台中歌劇院啟動了許多機制輔導在地劇場人才,如NTT學苑的成立,除表演藝術家的支持,也包括舞台技術、劇場行政與行銷人才的專業養成。
隨著中部地區的藝文人口不斷在增長,年輕藝術工作者回鄉投入熱忱高、再經過長期的培育經營;邱瑗在疫情蔓延下依然對歌劇院與中部藝術表演的發展,充滿了樂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