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祝潤霖台北報導】「政府補貼變貸款,社福要是募不到錢怎麼還?」國民黨立委蔣萬安、吳斯懷、徐志榮、張育美、廖婉汝30日為社福機構請命,批判政府號稱補貼社福團體,其實是貸款,目前募款都大減3成至7成,怎麼還貸款?希望民間能持續小額捐款,也呼籲政府酌情補貼最低營運額度。
社福募款困難
吳斯懷指出,疫情造成小企業營收減少,個人也因為無薪假減少收入,都降低捐款意願,小型社福團體原本可自謀生路的經營也停擺,有些團體用發票兌獎籌款,也因為消費行為減少受衝擊,本來能辦些小型活動、募款餐會,也因為疫情被管制,呼籲政府根據社福團體去年最低營運額度酌予補助。
「政府獨薄社福機構,不知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徐志榮說,華山基金會跟家扶中心都減少了3成多善款,新竹市天主教社服中心的善款大減7成,今年預計募款320萬,現在還募不到1成。蔣萬安批政府紓困用貸款,但社福團體是靠募款經營,如今募款困難,別說還錢,庇護工場都快經營不下去了。
「他們快活不下去了,還要貸款用資金槓桿,怎麼可能呢?」張育美指出,今年跟去年同期比,企業對社福機構捐款少了3到4成,20日紓困條例雖納入社福機構,但沒有預算項目,所有社福團體都快要斷糧了。廖婉汝說,政府紓困振興可以同時,經濟不斷活絡才能帶動百姓消費,就有機會挹注社福團體。
社福變紓困重災區
國際社福協會中華總會秘書長陳芬苓指出,紓困規定要證明3個月內比去年同期收入減少15%,但庇護工場經營旺季是過年、母親節、中秋節,比較能賺到錢,疫情的2~4月本來就是淡季,證明不易。有些安養中心或長照機構跟衛福部有往來,但一些平時不靠政府的兒少或庇護機構,在疫情期間反而變成重災區。
「限定政府委託的社福單位才補助,這讓我們蠻難過的。」新巨輪服務協會祕書長陳裕昕表示,疫情減少了社交接觸,街賣收入減少3~4成。身心障礙職能就業協會理事長陳中義也說,身障者批售刮刮樂,沒拆開退回要扣手續費,拆開來的賣不掉損失很大,很多人還借錢來賣,但政府完全沒照顧到這一塊。
吳斯懷(右2)表示,既然大型基金會現在不能辦活動,何不直接協助社福團體?這不是善心的問題,是弱勢的生存問題。(photo by 祝潤霖/台灣醒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