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祝潤霖台北報導】「民進黨政府排富排掉2,000萬人?」這不只是國民黨立委陳以信的臉書發文,針對行政院紓困號稱嘉惠300萬人,許多民眾心中泛起一個問號:「全台灣需要紓困的人這麼少嗎?」若計入行業別,及家長需要照顧的兒女戶口數,說每7個人裡不到1人需要紓困,你相信嗎?
300萬人也拿得少
根據行政院資料,政府匡列1,035.2億元,劃分成5大類,第1類包括「觀光、農企與藝文產業」,3個月的薪資補貼4成,上限為2萬元,共匡80萬人可申請。第2類為包括司機等自營業者,可補貼3個月,每月1萬元,共匡約110萬人;第3類為低收入戶弱勢族群,3個月每月補助1,500元,共87萬人可申請。
如果以正職來看,第1類從業者,補貼上限連基本薪資23,800元都不到,自營業者的1萬元更直接砍半,遑論弱勢每月1,500元,每天只有50元額度。政府對已承諾補助的300萬族群,尚且如此力道不足,沒照顧到的人又有多少呢?
不能照顧更多人?
「全國2,300百萬人民,只有300萬人受疫情衝擊?」PTT網友不留情酸道,「只給300萬人卻要全民買單,請問這是強迫慈善政策?」對此,國民黨文傳會主委王育敏表示,蔡總統及蘇揆做臉書圖文宣傳「發現金」根本是呼攏大家,如按照國民黨的主張,加碼1,000億全部發現金、可照顧1,700萬人,嘉惠更多民眾才是政府該做的事。
陳以信指出,發現金要排富,是因為不同所得的家庭儲蓄的比率不一樣,所以高所得家庭給少一些,低所得家庭給多一些,這樣可以讓更多的現金流通在市面上,創造更大的貨幣乘數效果。這也是為何國民黨版本中,要按家戶所得級距來發放現金的原因,全國611萬戶,排富14萬戶,高達98%的家戶都能領到現金。
百業蕭條需要紓困
按照主計總處對就業者按行業別分類,一級產業有農、林、漁、牧業,工業有礦業及土石採取、製造業、電力及煤氣供應,用水供應及汙染整治,營建工程業等。在經濟停擺之下,農林漁牧礦業、製造業、營建業必然慘澹,需要政府的紓困。
服務業則有批發零售、運輸倉儲、住宿餐飲、出版傳播資通訊、金融保險、科學技術、支援服務、行政國防社會安全、教育、醫療保健社會工作、藝術娛樂休閒服務業等。看來只有少數行政類較不受衝擊,這麼看來,政府如何能做出「台灣每7個人(2,300萬)只有不到1個人(300萬)需要紓困」的判斷?實在令人懷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