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從四個方向診斷國內醫療體系良窳

張瑞雄 2020/04/07 16:18 點閱 2315 次

新冠肺炎全球病患超過134萬,有的國家已受控制,有的國家方興未艾,還有很多國家沒有足夠的篩檢人力和設備,看起來不像幾個月內可以完全控制,社交隔離和封城無了時。不過我們還是要對科學和醫學懷抱希望,希望可以早日戰勝新冠病毒。

世界各國政府剛好可以利用這個機會,檢視國內醫療體系對付新冠病毒或未來類似病毒的準備度,可以用4個方向來判斷。

醫療資源公開透明

第一是醫院必須能夠安全地治療所有需要住院的患者,而且不能降低醫療的標準(例如在走廊擺病床)。這意味著要有足夠的病床、呼吸器等設備和醫護人員。台灣在這方面是否已經做過盤點?是否足夠?政府應該公開透明,若有不足如何加緊補足,這些都是防疫中心可以做的,而不是只是每天報告有幾個案例。

第二是政府必須至少能夠對每個有症狀的人進行測試和篩檢,並及時獲得可靠的結果。例如據估計,在美國每週至少要進行750,000多次的篩檢才可以應付,那台灣是多少呢?政府應該要有數據出來。

疫調、疫苗迅速確實

第三是衛生機構必須能夠監視所有確診的病例,追踪感染者的接觸範圍並讓處於危險之中的人隔離。目前台灣在這方面做得還不錯,但還是有努力的空間,因為還是有不知從何感染病毒的患者。

第四是疫苗和治療藥物的研發要迅速即時。除非有了疫苗,要讓疫情消散就不那麼容易。而且現在大家都小心謹慎,所以要達到群體免疫也幾乎是不可能或需要很長的時間,所以疫苗的研發非常重要。台灣的醫科是學生的第一志願,集合了全台灣最聰明的頭腦,希望在新冠病毒這一戰能有漂亮的成績單。

寂靜的春天

在老百姓方面大家要能夠痛定思痛,雖然新冠病毒的來源尚未釐清,但咸信是從動物寄主傳給人類,也算是大自然對人類破壞環境的反撲之一。1962年有一本書叫做「寂靜的春天」,描述因殺蟲劑DDT的使用造成大自然生態的破壞,以致大地沒有了聲音。

今年的春天因為封城和隔離也是相當地寂靜,1962年的那本書促成了DDT的禁用和世界地球日的訂定,今年的寂靜春天可以為人類帶來甚麼樣的改變呢?

趁隔離思考人生

最重要的還是人心的改變,很多人經歷了14天的隔離措施,如果隔離出來只是慶幸自己沒有染病,那就失去了利用這14天好好省思自己生活的好機會。有一篇文章「在孤獨中,人的尊嚴也會喪失殆盡」,描述兩老在子女長大後相依為命的日子,現在少子化,很多年輕人不婚或不生,隔離和孤獨正好可以給大家好好思考人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