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枝裕和:再一次,從這裡開始》

醒報編輯部 2020/03/25 08:59 點閱 5379 次

被尊為日本國民導演的是枝裕和,一開始是拍攝電影紀錄片,後來逐漸走上電影之路。他憑著《小偷家族》獲得金棕櫚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本書談及他對各樣議題的觀點以及思考哲學,也分享了影響他人生至深的66部電影,不僅是個人歷史的回顧,也能一窺他的創作世界。

不只是是枝裕和個人的隨筆,與演員蒔田彩珠的書簡往返,還有主演《小偷家族》的樹木希林、法國影后茱麗葉‧畢諾許、電影評論家蓮實重彥等人的專文,描寫他們眼中沈穩也對電影充滿熱情的是枝裕和。

##普通孩子的電影夢
喜歡上電影、影像作品的過程,和我現在製作的作品完全是兩回事耶。小時候很喜歡,但現在回頭看卻疑惑「這哪裡有趣?」的也不少。這次就來聊非優等生選片方式如何?聊至今我看了哪些電影之類的。不過,大部分都是在我成為製作者之前的東西就是了。譬如那些有點無聊、電影史上無足輕重,在小學、國中、高中、大學時代受到影響的電影。

那就從最初看的第一部電影開始吧!我第一次看電影是在池袋東口的戲院,還有印象的電影是迪士尼的《飛天老爺車》(1961年製作・1961年發行)。印象中應該是和《木偶奇遇記》一起上映,不過可能是我記錯,或許是不同時間去看的。電影的內容是在說奇怪的科學家發明很多神奇的東西。譬如說發明彈性很強的橡皮圈,然後貼在籃球選手的鞋底,讓選手可以跳很高進球得分之類的。應該屬於科幻喜劇類的電影吧!

我當時是站著看。戲院裡有很多客人,大家一起哄堂大笑,我記得我是從人群的隙縫中看完這部片。大概是我小一的時候吧?1969年左右?我不確定是哪一年去看的。那就是電影院初體驗。還有《木偶奇遇記》我記得是被鯨魚吞進肚子裡的故事。海浪和被鯨魚吞進去的畫面讓我印象深刻。

我是個很普通的孩子。沒有什麼每週去看電影的習慣,家裡的經濟條件也沒那麼寬裕,我家並不是文化素養豐富的家庭,所以一切應該只是碰巧而已。我母親說她年輕時每週都去看電影。因為是結婚之前,所以已經是二次大戰前的事情了。

我母親似乎在戰後也經常跟著哥哥去看電影,直到結婚為止。她以前在有樂町當銀行行員,銀行關門之後就想著:「那今天要看什麼好呢?」母親似乎因為雙親早逝,所以很受大哥寵愛。

雖然不能常去戲院,但因為母親喜歡看電影,所以如果有什麼節目的話,晚上就會一起在家裡看電視。那應該就是我第一次接觸電影。當時很多電影都重新配音,只有在NHK播放的時候會上字幕,其他基本上都是日語配音。

受到希區考克的影響

那時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希區考克。母親很喜歡瓊‧芳登,所以會看她主演的《蝴蝶夢》(1940年製作・1951年發行)等影片。她也喜歡英格麗‧褒曼,雖然不是希區考克的劇本,但也會看《北非諜影》(1942年製作・1945年發行)。大家可能會覺得意外,不過我最初看的都是這種黑白的好萊塢老電影。《蝴蝶夢》、《深閨疑雲》(1941年製作・1947年發行)、《煤氣燈下》(1944年製作・1947年發行)、費雯‧麗的《魂斷藍橋》(1940年製作・1949年發行)。我和母親一起看了這些電影。

再來印象比較強烈的就是希區考克的《鳥》(1963年製作・1963年發行)。應該是我小學的時候在電視上看到,而且還因為受劇情影響太深,去上學的時候一直在注意鳥(笑)。那對小孩子來說真的很恐怖。不知道身邊的烏鴉什麼時候會襲擊自己。

那部片真的具有改變日常風景的力量。總之,那部電影讓我不得不在意上學途中的風景和學校裡的遊樂設施。《鳥》算是比較近期的,小時候很多電影相較之下都滿驚人的。我小時候有很多像《火燒摩天樓》或《1975年國際機場》這類的電影。

喜愛科幻片

我很喜歡科幻片,所以把電視上播映的《聯合縮小軍》(1966年製作・1966年發行)等電影全部看過一遍。

後來小學高年級的時候,迷上《人猿星球》(1968年製作・1968年發行)。這也是電視上的配音版本。畢竟那時還是小孩,完全不知道那就是地球,看到最後一幕沙灘上露出半截自由女神像的時候非常震驚。我還記得隔天還在學校問朋友:「你昨天有看《人猿星球》嗎?」

現在很難想像,但不知道為什麼從那時候開始我就迷上卻爾登‧希斯頓了。一定是他太帥了。想到那個渾身肌肉的共和黨支持者的下場,就覺得和自己格格不入,但我竟然有賀芳書店刊行的電影明星彩色相簿《電影相簿》。後面還附有採訪內容,我小時候曾經買過這種書呢。

我記得我還會收集《Road Show》、《SCREEN》等外國雜誌的剪報。還有《賓漢》(1959年製作・1960年發行)和《十誡》(1956年製作・1958年發行)等電影。《賓漢》真的很震撼,那時候好喜歡卻爾登‧希斯頓喔。

《是枝裕和:再一次,從這裡開始》
作者:是枝裕和
譯者:涂紋凰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