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AI防疫層面廣 引個資外洩疑慮

林祐任 2020/03/04 17:22 點閱 26007 次
在成都還出現可偵測體溫(距離達5公尺)的「智能頭盔」,以供防疫人員使用。(Photo by 影片截圖)
在成都還出現可偵測體溫(距離達5公尺)的「智能頭盔」,以供防疫人員使用。(Photo by 影片截圖)

【台灣醒報記者林祐任綜合報導】中國利用大數據和AI等新科技來對抗疫情,卻也引發侵害隱私的疑慮!中國從快遞、消毒、診斷、偵測體溫和監控民眾,都可以見到新科技的運用,譬如以大數據辨認潛在感染者的手機APP「健康碼」,可告知民眾是否應該隔離。然而,政府對人民個資的使用完全無法監督,專家認為,政府應在使用過後全數刪除。

AI診斷準確率達96%

根據《BBC》報導,目前有多家中國企業藉由自動化科技防疫,涵蓋快遞、消毒到執行基本的診斷功能等層面。譬如深圳的普渡科技生產的送餐機器人,已在超過40間醫院服務;科比特航空則是利用無人機運送醫學樣本,或以搭載其上的紅外線熱像儀偵測體溫。

TNW》指出,人類平均要花15分鐘瀏覽300多張X光片,才能夠判斷患者是否罹患新冠肺炎。而阿里巴巴2日宣稱,他們開發出一套AI診斷系統從患者的胸腔X光辨識新冠肺炎,準確率高達96%,而且只需20秒,目前已有超過100間醫療機構採用這套AI。

監控隔離者不亂跑

此外,中國除了利用既有的臉部辨識監視系統,來確保隔離者不亂跑,也升級攝影機以偵測民眾是否發燒或戴口罩。在成都還出現可偵測體溫(距離達5公尺)的「智能頭盔」,以供防疫人員使用。

以大數據辨認潛在感染者的手機APP「健康碼」,可顯示出綠黃紅3種顏色,以告知民眾是否應該隔離。但根據《紐約時報》對軟體代碼的分析,這個系統似乎與警方共享信息,恐成為新的自動化社會控制方式,即使疫情消退後可能還會持續存在。

引發隱私疑慮

「在大數據和網路的時代,每個人的行動都清楚可見。」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顧問李蘭娟強調,應該善用這些新科技以找出並控制傳染源。然而,這些科技也引發侵害隱私的擔憂,政府對人民個資的使用幾乎是不透明的,《南華早報》也有消息指出民眾的健康資訊遭外洩至網路上。

半島電視台》報導,專攻隱私權的律師邱寶昌認為,為了控制疫情而收集個資應遵循「最小化原則」,確保資料無外洩之虞,並在使用過後全數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