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物無傷 別讓歧視成為新的傷害

彭蕙仙 2020/03/02 17:43 點閱 2672 次

中研院歐美所副研究員王智明、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廖元豪、淡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黃文倩、作家楊渡等多位學者、作家,近日發起「救無別類,應物無傷」的連署,提醒政府,面對新冠肺炎,不可以對抗疫情包裝歧視,相關帶有歧視意涵的言論和政策,更應避免。

救治對象無分別心

「救無別類,應物無傷」,顧名思議是指在面對疫疾的時候,救治的對象不應有分別心,待人接物則應存不傷之心。這項連署主要是期望政府,能夠盡最大的努力早日接回滯留大陸武漢(湖北)的台灣人。

此外,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病毒定名為COVID-19(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病名稱為「新冠肺炎」,大部份國家也都已這樣稱呼了,蔡政府不宜再繼續稱之為「武漢肺炎」。

畢竟政府有示範作用,一直堅持使用武漢肺炎這個名詞,媒體和一般社會大眾也會跟著如此稱呼,這不但是對對岸一種不善意的表現,以今日疫情已全球擴散的情勢來看,將疫情定位在特定地點,其實也不正確、不合理。

城市命名易產生投射

有人說,如果稱武漢肺炎有歧視意味,那日本腦炎、德國麻疹又該怎麼說?其實這個問題有4個面向可以討論,分別是命名的年代、名稱傳播速度、地點的特定性,以及不該重覆轍。日本腦炎是在1934年在日本被發現,1935年命名;德國麻疹又名風疹,在1814年由德國醫師首次當作一個獨立的疾病提出,也因此被稱為德國麻疹。

這兩個疾病距離今天都已年代久遠,不太容易對當代的日本人或是德國人形成困擾或產生被歧視感;再者,當年的媒體傳播速度遠非今日所能相提並論,情緒的渲染力不會那麼強烈。況且,病名帶著一個國家或是一個城市,相較之下,城市的特定範圍更容易引發歧視或是情緒上的投射作用。

正名可消弭歧視

此外,既然人們也認為日本腦炎、德國麻疹這類的病名不妥,我們不是更應該要在新出現的疾病上避免這樣的稱呼或命名方式嗎?這也是一種社會學習的過程。 對蔡政府來說,要把人從大陸湖北或武漢接回來,或許牽涉較廣,改疫疾名稱只是舉手之勞,蔡政府確實應該要趕快「正名」,帶頭消除社會的歧視。

這波疫情反射出人性的某個面向,歧視其實無所不在。除了對陸配、台商之外,自從一位外籍看護被確診為第32例之後,部份輿論和民眾對台灣的外籍看護,不自覺地產生了某種排斥、嫌惡等心態,這也是一種歧視。對外籍看護們所聚集的地方、人脈連動,抱以負面評價,甚至認為外傭更容易傳播疫情。

敵人是病毒不是「人」

撇開其非法打工的身份不談,其實這名外籍看護是新冠疫情的受害人,她是因為照顧台灣人才被染上疾病,台灣人難道不應對她存有一份感激與慚愧之心嗎?怎麼還能嫌棄她,乃至牽連到廣大的外傭群呢?

當我們看到華人臉孔者在歐洲遭受歧視的案例不斷增加,因而心生不平、憤怒時,也該反省自己在面對疫情時,是否也有類似的言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所說的:「我們的敵人是病毒,不是人。」我們都應時時如此提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