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新型冠狀肺炎(Covid-19)爆發以來,台灣在防疫操作上頗為值得稱讚;不過,隨著未來疫情可能更進一步升溫之下,因恐慌延伸而造成口罩需求劇增,甚至導致「市場失靈」現象,迄今並未平息。亦即在此之前透過「超商制」自由販賣衍生搶購亂象之後,政府採取強制徵用、統一調控,同時實施「實名制」分流購買口罩,卻又打破「市場供需」原則。
姑且不論是否為全球首個「成功」透過實名分流購買口罩的國家,從實施此項制度2週以來的狀況來看,雖每人每週僅限兩個,但每天前往健保藥局排隊人潮,並未因分流購買口罩而緩和,迄今仍然為數不少民眾無法成功獲致配售;尤其供給醫療院所口罩數量始終不足,令人難以肯定此項制度「成功」,顯示政府政策仍存在著許多盲點。
在經濟學理上,口罩被歸類為「中性財貨(Neutral goods)」,其供給數量不致因所得增加,而提高需求。探究民眾搶購口罩原因,其實在於「預防動機」與「從眾效應」。其中前者係指,因疫情升溫可能造成預期醫療支出增加,而調整消費行為;至於後者則是,因媒體渲染擔心供給不足,而加入搶購風潮,兩種原因皆為家計單位因過度恐慌,而陷入「盲目」所造成的結果。
儘管,政府歷經口罩供給之亂之後採取實名分流購買口罩,同時不斷宣布投入增產口罩,加強市場信心;但是,並未完全解決市場失靈問題。畢竟,面對重疫急瘟危急狀況之下,民眾難免呈現自利心理於外;尤其「搶購」與「擠兌」的形成原因類似,民眾相信的是「真金白銀」現貨保證,政府難以透過「統計數據」信心喊話。
由此可見,此次肺炎所延伸的「口罩之亂」,並非供給囤積問題,而是「市場恐慌」預期心理。
因此,若要消除市場恐慌,除了充分揭露供給資訊之外,個人認為可以利用政府既有完善戶政資訊。亦即以生活鄰里為單位,依據選舉戶籍名冊配置指定健保藥局數量,提供鄰里民眾購買;至於流動戶籍人口,則是逕自前往區域衛生單位購買,政府每週先就鄰里區域供需狀況進行統計採取「彈性」配置,替代現行「平均」配置模式。如此一來,既可避免民眾浪費時間成本,也能提供防疫指揮單位即時掌握資訊,進而消弭市場失靈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