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是一種資產:七件事練習法,打造富足的精神資本》

醒報編輯部 2020/02/13 11:51 點閱 5815 次

你的一天是否從邊滑手機,邊洗臉刷牙、吃早餐開始?工作時,則開了一堆視窗同步處理報告、回覆email、用數種通訊軟體聯絡廠商,打電話問公事的空檔,還不忘抽空偷回私人訊息。

這樣一心多用的「多工模式」也曾是柚子甜的生活寫照,甚至引以為傲。直到她發現精神品質開始每況愈下,工作需要花更多時間才能維持水準,連休息都無法好好充電,才認真檢視多工造成的損害。

「拿回專注力」成了當務之急,於是她自創「七件事練習法」,從吃飯、通勤、運動、與人交談、使用3C產品等七件日常小事中,積少成多,在四十九天的練習周期內,重新累積被透支的專注力。

你知道人為什麼會手忙腳亂嗎?一個關鍵原因是,我們不敢說「等一下」。這個「等一下」跟賴在床上滑手機,媽媽叫我們去洗澡時,我們大喊的「等一下啦!」不一樣,這種等一下,是內心缺乏意願,但又不得不做的時候,所喊的一種拖延。

然而真正困難的「等一下」,是我想做、也該做、但是不適合現在做,我卻無法抗拒那股衝動時,所該喊的那聲「等一下」。

練習專注力

我平常通勤的時候,不是看書就是滑手機,而且滑手機的次數高得驚人,每每找到位子坐,手馬上就反射性地伸進包包,嘴巴說「怕有人找我啊」,但心知肚明根本沒什麼急事,而且滑了一輪確定沒人找我之後,我也沒有自制力把手機放下來,而是開始滑塗鴉牆、滑新聞、百無聊賴地在不重要的臉書貼文上點讚。

但是在四十九天的練習周期內,只要當天是「專注通勤」日,我就會乖乖把手機收到包包深處,在座位上閉目養神。如果開始有戒斷症狀出現,例如下意識地又想拿手機,或是身旁的環境吵雜,想靠滑手機逃離現實的時候,我就開始用「空瓶法」精神高度集中,讓環境聲音流進來,但不對它起反應,專心當個清澈透明的瓶子,心很快就沉靜下來。

說「等一下」的勇氣

說「等一下」是需要勇氣的,尤其是刺激到我們「課題」的時候。有些人的課題不是「權威」,但可能是「不敢拒絕別人」。工作上一通電話來、主管交代一句話,就馬上放下手邊的工作,焦頭爛額地忙起來,一邊抱怨「已經夠累了還來找麻煩」。其實他要練習的,是好好跟對方說「等一下」的勇氣。

有些人可能是「看到什麼做什麼」強迫症,手頭上一堆雜事,明明可以一件一件好好做,卻偏偏要一次處理八件。去影印的路上想順便送公文,公文整理到一半又跑去請示主管案子,回到座位看到桌上有網購包裹,忍不住又手癢想拆。

這種「貪多嚼不爛」的症頭,也是需要練習說「等一下」,只不過是對自己說:事情一件一件來,別把所有的事攪在一塊兒,最後一件都沒做好。覺察自己被什麼事情分心,找出自己對什麼事情最無法說「等一下」,最後拿回的不只是專注力,還有對人生的掌控權。

焦慮型依戀

隨著心理學的普及,越來越多人知道「焦慮型依戀」這個詞。而所謂的焦慮型依戀,指的是在感情中,因為害怕失去、覺得自己不夠好,導致心理強烈依附對方,甚至會出現控制、疑神疑鬼、情緒勒索等行為。

而相對於焦慮型依戀的,是「逃避型依戀」。逃避型依戀者的內心深處,其實也是害怕失去、害怕不被愛,但他們反其道而行,「沒有期待沒有傷害」,會刻意從關係中抽離,覺得這樣就能夠保護自己,不會在感情中受傷。

不安全感作祟

我從第一段感情開始,就是很明顯的「焦慮型依戀者」。因為很自卑,覺得伴侶一定會喜歡上比我好的人,或是念念不忘舊愛,所以控制慾非常強,恨不得拿鍊子把對方拴在身邊,或是在腦袋裡裝監視器,追蹤他心裡有沒有閃過別人的身影。

當然這種談戀愛的方法,常常把關係搞得一團糟,加上我又特別喜歡亮眼優秀的人,偏偏這些人最不缺的,就是曖昧不明的異性朋友。因此每一段感情到最後,都是在嫉妒、爭吵、指責、恐懼之中權力爭奪,把彼此炸得傷痕累累,甚至決裂到老死不相往來。

這種互相折磨的戀愛模式,終於在修復自卑的傷口後得到了終止。而這樣的頻率,也讓我吸引到一位非常有安全感的伴侶,得以邁向一段穩定成熟的關係。

在乎且關注自己

奇妙的是「七件事練習法」中,沒有一樣是對治焦慮型依戀的,但是進入專注力練習期,焦慮型依戀卻會逐漸被療癒。

在練習專注力的期間,我發現即使閒下來,自己也不太會去敲伴侶,而是很自然地專注手上的事。該看書就有滋有味地看書,該做菜就好好料理手上的食物,真的沒事幹,也會去運動,去挑部影片好好欣賞。等心中真的有什麼想法,再敲對方好好分享,而不是虛耗自己和對方的時間,漫無目的地東拉西扯。

「專注力」之所以有療癒的能力,在於它給了「焦慮型依戀者」最需要的東西,「在乎」與「關注」。而且來源不是別人,正是我們自己。

先別急著下訂單

滑手機時保持覺知是很有幫助的,尤其當你追蹤了很多網路賣家的時候。為了減少消費欲的刺激,近年來我已經退出很多網拍社團,避免一不小心看到什麼漂亮的衣服啊、首飾啊就手滑,只留下幾個品味很合的。平常也極力克制,沒有很喜歡就不買,就算喜歡,也會讓它在清單內待幾天,真的還是很心動才會下手。

照理來說,如果過了好幾天還這麼喜歡,應該符合「可以下手」的原則吧?許多教人克制購物的守則都這麼說的。不過如果用覺察力仔細挖掘,這種「過了幾天卻依舊怦然心動」的時刻,還是隱藏著一個盲點,至於我怎麼察覺這一切,要回頭從一副耳環開始說起。

失心瘋的購物慾望

成了少物生活主義者後,我的耳環只剩以前的十分之一,想買新的也會再三思考:這副我真的喜歡嗎?氣質真的適合嗎?有衣服可以搭嗎?有沒有相同的款式是我已經有的?通常被這樣過濾再三之後,火早已滅了大半,而真正留下來、擱了兩三天還是讓我心癢癢的,就是那些我會下單的──這流程看起來沒問題,但,這就是真正問題的所在。

看到耳環時,那股從心底湧出的失控,與其說是真心喜歡,倒不如說是「渴望成為特別的人」在狠狠撞擊我的痛處──對啊,我就是覺得自己這麼卑微、脆弱、平凡,可是我好討厭這樣的自己,我想要變成一個霸氣、自信、無所畏懼的人,我真的好想成為那樣的人。

於是那副耳環,以及所有帶著這種氣場的商品,在內心的渲染下,就成了理所當然的投射標的。而我不但沒有自覺,還付了一筆又一筆的錢在為投射買單,甚至沾沾自喜地認為,自己買到了所謂的「真愛」。

「覺察系」購物

我重新看著那副耳環,它依舊像陽光下的金葉子一樣閃耀。它真的很美、很獨特,但是當覺察力把情緒「還原」之後,我發現自己的渴望下滑到可買、可不買之間──我最後選擇不買。

因為我知道買了以後,自己會下意識地依賴它,粉飾自己的自卑,但我不願意這樣做。我美麗的耳環已經夠多了,我可以運用它們好好地打扮,而不是掏錢購買更多的「假氣場」。

說到最後,「覺察系」購物的「買」與「不買」,其實沒有一定的準則。只是我們必須覺察到:「投射會放大的情緒,而情緒背後藏著脆弱。」

學著把情緒還原,才能做真正清醒的決定──拿來買需要的東西、精力用來療癒內心的陰影。而不是在瘋狂購物中吸乾了錢、燒乾了精力,卻讓心裡真正該被照料的那一面,藏在情緒背後哭泣。
(張庭維/輯)

《專注,是一種資產:七件事練習法,打造富足的精神資本》
作者: 柚子甜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19/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