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颶風哈維(Harvey)侵襲美國德克薩斯州海岸時,數十萬名流離失所的災民被迫向內陸撤離,以逃避強風洪水,這是暴潮衝擊海岸地區的典型畫面。然而,隨著海平面持續且快速上升,未來同樣的場景將會以更大的災難規模呈現。
海平面上升的危機
海平面上升主要是與全球暖化有關的兩個因素造成的:冰蓋和冰川融化導致的海水量增加,以及海水升溫帶來的膨脹作用。海平面上升的威脅確實讓人十分擔憂,因為它會增加沿海地區在高潮期間的淹水機率,破壞當地的基礎設施,包括公路、橋樑、鐵路和發電廠,同時還會將破壞性十分高的風暴潮推到更遠的內陸地區,淹沒房屋及土地。
自邁入21世紀後,全球海平面上升的速率就不住加快,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已經將本世紀末海平面的升幅向上修正,預計將會超過1公尺,情況相當嚴峻,我們必須及早採取行動予以因應。
沿海居民大遷徙
最近美國南加州大學的一項研究首次使用人工智慧的機器學習,來預測海平面上升會導致的民眾遷移模式,非常具有創意。研究人員將未來海平面上升的情境與人口預測結合起來,以2005年的卡崔娜與麗塔颶風災民移轉的模式為學習案例,預測人們在海平面上升後將會遷移的地點。
研究發現,氣候變化下的人口流動不一定遵循先前所認為的模式。換句話說,它與過去的經驗完全不一樣,海平面上升會大幅改變災民向未受影響地區遷移的路線,因為他們已經沒有退路,無法再返回原有的家園,必須重新選擇要居住的地點。隨著受災民眾陸續從海岸地區向內陸遷移,海平面上升的影響將會擴及整個國家,其規模遠遠超越一般颶風洪澇所帶來的影響。
內陸城市超負荷
該研究以美國為例,估計到2100年至少有1300萬人因海平面上升而被迫離開熟悉的家園遷移他鄉。根據模型預測,不但大都會的城市(如亞特蘭大、達拉斯、丹佛和拉斯維加斯等)會湧入新的居民,規模及人口較小的城鎮和農村地區也要承受不成比例的大量人口移入。因此全國各地的城市及鄉村不得不努力應付人口遷徙所帶來的影響,包括就業競爭加劇、房價上漲以及基礎設施網路面臨更大的壓力等挑戰。
一般來說,當外來移民是自然且緩慢發生時,會是經濟活動增長的巨大引擎,對社會的負面衝擊也很低。但是,當人們被迫要在極短的時間大量移徙時,情況就會完全不同,人與人相處的張力加大,社會衝突升高,生產力下降,國家有分裂的危機。
在氣候暖化的趨勢下,海平面不斷上升已經是無法抗拒與迴避的重大全球性危機,臺灣要面對的衝擊更是不容輕忽。這項研究的結果清楚指出,不論我們是否生活在海岸地區,每個人都應該關心這個議題,並要及早做好相應的國土規劃,擴大關鍵的基礎設施,從住房、道路到教育與醫療服務,都要妥為籌畫謀算,以減緩未來大量沿海人口向內陸蜂擁而入對當地經濟和社會福祉產生的壓力與影響。